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安全科学   425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179篇
综合类   799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李亚宁  周启星  胡献刚  罗义 《环境科学》2008,29(7):2012-2017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分别采用动、静态生物慢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 TBBPA)对颤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及相Ⅱ结合酶系统活性的影响以及颤蚓暴露于单一浓度的TBBPA后,其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随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暴露 8d 后,颤蚓体内SOD的活性发生显著变化,变化趋势明显分为升高、降低、再升高3阶段,在0.05ms/L时SOD的活性被最大诱导(p<0.01),达到对照组的7.8倍,各浓度组SOD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对照组的1.5倍到对照组的7.8倍;同时, CAT的活性变化则呈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4阶段,0.5mg/L时其活性达到最大值(p<0.01),除0.005mg/L和0.25mg/L浓度组CAT活性受抑制外,其余浓度组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由对照组的1.1倍到1.9倍,染毒浓度为0.25ms/L时, GST的活性达到最大诱导(p<0.01),其活性先缓慢上升后下降,并且各处理组GS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单一浓度TBBPA污染暴露的10d时间内,颤蚓体内SOD的活性变化趋势形成了一个变形的"M" 形曲线,在第3d时其活性达到最大诱导,而CAT活性的变化则表现为一个不规则的"N"形曲线,在第5d,时其活性达到最大诱导,并且SOD的活性比CAT的活性受时间的影响小,相对来说更稳定.可见, SOD与GST的活性变化似乎更能反映出TBBPA对颤蚓的污染效应及其毒性作用,而SOD的活性变化似乎更为灵敏,但是二者能否作为指示TBBPA污染的生物标志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张彤  胡洪营  宗祖胜  谢兴 《环境科学》2008,29(7):1955-1960
通过定期监测北京市某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各单元出水中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两虫)浓度,系统考察了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对两虫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原污水、初沉池出水、二沉池出水、絮凝沉淀池出水和砂滤池出水中隐孢子虫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238、179、6、1、0.3个·L-1,贾第鞭毛虫的平均检出量分别为1 568、1048、22、4、0.6个·L-1.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对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总去除率分别为2.98log(99.895%)和3.46log(99.965%).一级处理工艺对污水中两虫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去除率分别只有0.13log和0.18log.二级生物处理对两虫的去除贡献最大,去除率分别达1.50log和1.67log.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絮凝-沉淀-砂滤)能有效提高两虫的去除效果.污水厂进水中的两虫检出量随季节变化,雨季较低,旱季较高.  相似文献   
993.
四溴双酚A在潮土中的吸附和解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兆海  毛丽  冯政  余益军  冯建  于红霞 《环境科学》2008,29(10):2874-2878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四溴双酚A(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并且探讨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TBBPA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阶段(0~24 h)和慢速吸附阶段(24~48 h),其中快速吸附阶段在吸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48 h时吸附基本达到平衡.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等温线呈现为非线性,其吸附行为可以很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在溶液pH值为6.0-8.0的范围内,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溶液pH>8.0后吸附量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离子强度也明显影响TBBPA在潮土中的吸附,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TBBPA的吸附量增加.吸附.解吸过程表明TBBPA在潮土中的解吸相对于吸附过程具有滞后性,说明潮土对TBBP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在日照市环境自动监控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设置环境自动监控专职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对环境自动监控设备分类实施第三方运营的方法和自动监控数据的应用,并对环境自动监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布兵盆地是广西百色盆地东南缘一小型附属盆地,狮子洞位于其南侧喀斯特峰林中,其内堆积由上部砂质粘土与下部砾石层构成,类似河流相二元结构。狮子洞与其周围分布广泛的河流第III阶地海拔高度相当,表明洞穴与阶地堆积时代的一致性。本文报道狮子洞内夹生于砂质粘土层次生碳酸盐岩样的铀系测年结果。位于砂质粘土与砾石层界面处的钙板,高精度质谱铀系年代为366±19ka。其左上1.4m贴附于洞壁突岩的石幔,质谱年代为517±42ka。鉴于具明确层位意义、纯净致密次生碳酸盐岩质谱铀系年代高度可信,并基于狮子洞堆积与布兵盆地第Ⅲ级阶地同时、附属盆地与主盆地同步发育的认识,这二个盆地第Ⅲ级阶地应在366~517ka间形成。本文结果对系统研究百色盆地地貌和旧石器文化演化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996.
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危害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微生物对水体的污染以及在饮用水中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微小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两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导致人体腹泻的水源性原生动物寄生虫,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孢囊具有个体微小,致病量低、抵抗环境选择性压力强、易于造成两虫病暴发流行等特点,对公共健康及公共安全具有潜在的风险.饮用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997.
作为我国核武器工程设计专家,徐志磊院士对我闰第一代核武器和新一代核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型核武器研制中,徐志磊对核装置初级的关键部件,从工程设计、材料、结构到制造工艺的研究都起了关键作用,使核装置新型初级的研究得以顺利成功,特殊性能氢弹技术得以迅速突破,  相似文献   
998.
独立医学实验室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在美国已经成为发展很成熟的一种产业,世界上最大独立医学实验室每天可以处理美国全国各地20万客户的超过30万个标本。除了常规检测,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功能已经延展到疾病筛查、遗传性疾病检测及预测、各类标记物检测、出具第三方临床评估报告、司法鉴定等方方面面。而在中国,这个行业才刚刚启程。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实地监测的方法,对成都市肿瘤医院、双流小坝村、商汇大厦、成渝收费站及农机研究院5个基站天线后向场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其后向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与天线的距离呈反比;基站后向场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为0.5m,大于此距离的区域,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小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及《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规定的0.08W/m^2的公众限值。  相似文献   
1000.
梅红  丁国际  黄鑫  高乃云  卢宁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0):2162-2168
通过水厂出水DBPs调查和氯化培养实验探讨了黄浦江水中溴离子(Br-)在消毒过程中的迁移及对含溴副产物(溴代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氯胺消毒的水厂出水中约10%的Br-迁移至Br-THMs和Br-HAAs.氯化培养时,在余氯充足的前提下增加Br-浓度,总有机溴(TOBr)和含溴副产物均增加.延长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