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安全性,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模型。根据SHEL模型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评估方法,构建了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模型,最后选取某基层空管机构数据样本,实现了预警模型的训练与检测。实例表明,预警结果与实际评价结果相吻合,达到了所需的精度。  相似文献   
212.
基于面部特征识别的管制员疲劳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控制疲劳诱发的空管人为差错,提出一套基于面部特征识别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疲劳实时监测方法。应用眼动仪和视频记录系统开展36 h睡眠剥夺试验,确定PERCLOS值、平均闭眼时长、哈欠频率3个疲劳判定指标的判定阈值,并给出综合疲劳程度的融合算法。应用机器视觉的理论和方法,开发功能完整的管制员疲劳状态实时监测告警原型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面部特征的识别和状态融合能够实现对管制员疲劳状态的实时监测。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可实用的疲劳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13.
区域管制在实现国家资源安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家资源安全的特点 ,提出区域管制是实现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认为建立资源市场 ,对自然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 ,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标准 ,实行资源开发许可审批制度 ,采取激励政策 ,建立安全押金制度是实现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14.
直接管制与经济手段是当今环境政策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手段的优缺点,并简要分析了我国环保工作应用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215.
刘庆 《世界环境》2014,(3):38-39
<正>一、美国核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1、军事管制模式(1945年)美国最初并没有专门的核安全管理机构,只存在一些涉核军事机构。1942年,根据"曼哈顿计划"组建的"曼哈顿工程军区"在美军总司令罗斯福的领导下,以作战状态在全国开展制造原子弹并防治核污染的工作,是美国第一个核管理机构。该机构的支出不需要审批,按照军事管理的模式对核事务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高度保密,权力集中,高效率的特点,但是同时伴有目的论证不科学,专业涵盖不全面的弱点,权力没有制约和监督,军事管制下的核工业有着巨大的潜在  相似文献   
216.
从政策体制的认知、规范、管制、对象的行为调整和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对六个国际环境政策体制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臭氧保护和欧洲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国际海洋渔业和种子资源保育政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政策迄今停滞不前.因此,为推动国际环境政策体制的发展和优化,至少应深化资源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认识,强化国际社会的共识,综合运用适宜的管制措施并实践环境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217.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制定及分区调控的基础。本研究以扬州市区106个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调查,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方面评价农户意愿大小,结合经济、社会及区位等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并制定分区管制措施。研究发现:农户整理意愿区域差异明显,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设计较为完善,如槐泗镇凤来村的农户意愿分值高达36.5,而南部、西部的整理意愿相对较低,如瓜州镇鞠庄村的农户意愿分值仅25.9。研究表明:1将农户意愿引入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中,不仅考虑到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而且综合了微观农户意愿,评价方法更为科学。2可拓展空间衡量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户意愿和人口经济状况是影响整理适宜性的关键因素,而较好的基础设施状况将降低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等级。3应考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农户意愿等分区特征,从整理模式、中心村建设和土地利用策略等方面构建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优先整理区可采取一次性搬迁策略,将零星村庄整体迁并至中心城区、镇区或中心村;重点整理区应以迁村并点及闲置居民点复垦为主;适度整理区应走"滚动式"农村居民点整治之路;优化调整区应逐渐将靠近城区和镇区的居民点纳入城镇管理体系,加速其城镇化进程。本研究将为农村居民点整理重点区域选择和区域差别化的管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为研究管制单位风险的动态性,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提出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试验与评估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和模糊损失率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首先识别管制单位风险因素;其次应用毕达哥拉斯模糊和DEMATEL模型探究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映射到BN,构建管制单位风险演化过程;然后确定先验概率,并以前兆数据作为输入信息,推导计算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概率;最后利用模糊损失率量化风险后果,计算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评估值。以某管制单位为例,对构建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特情处置预案不合理等高严重后果概率持续上升的风险因素是该管制单位的风险管控的重点;t1~t5时间段该管制单位的动态风险评估值从1.035×10-2上升到1.106 3×10-2。构建的管制单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克服了管制传...  相似文献   
219.
为探究进近管制风险形成及演化机理,科学制定风险控制策略,从网络化视角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风险演变与控制策略。首先,利用过程识别理论将风险分为主动控制失效和反馈控制失效,从动力学视角分析致因间作用机制;然后,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动力学方程;最后,给出风险致因对风险水平影响机理和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扇区超容、同时指挥航空器数量增加、协作效率低是风险演变核心因素;在单一策略中调整流量时空分布最有效;组合策略中调整流量时空分布系数同时优化交叉点结构效果具有叠加性,比单一策略可进一步降低54%运行风险;调整流量时空分布与增加可调配空域具有替代性;完善监控体系与提升人机熟悉度组合策略效果具有1~2月时滞性。  相似文献   
220.
为减轻管制空域因遭受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特殊事件而出现的大面积失效对航班的影响,研究了不同事件中,不同恢复策略对管制空域韧性的改变。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管制空域进行建模,结合级联失效理论的负载-容量模型与公共交通领域的韧性评价指标,提出一种适用于评价扇区网络的级联失效-恢复过程。依据节点的特征参数设定扳机节点并触发级联失效过程,对扇区网络分别以度优先和介数优先2种策略进行恢复模拟。以西南地区的管制扇区为研究对象展开仿真试验,结果显示:在面对中心扇区失效时,度优先恢复策略下的容量损失更小,效率损失更低;繁忙扇区失效时,2种恢复策略各有优劣。扇区网络采取度优先的恢复策略有更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