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96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02篇
综合类   849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许多环境问题已跨越国界,构成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从公害污染事件开始逐渐演化为区域性、乃至全球环境问题。经济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态度,由自我约束向对外约束发展,对  相似文献   
43.
44.
45.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企业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的企业都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龙头.紧紧抓住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强化管理.不断取得环境绩效。这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EMS国际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EMS的运行与改进.是当前我国EMS认证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6.
本文提出推行ISO14001标准,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不仅对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资源能源的节约、保护环境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善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环境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了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推行ISO14001标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目的和意义,强调指出绿色行政是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目标,ISO14001标准是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绿色行政的工具与保证。对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推行ISO14001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7.
·树立质量和环保并重的品牌形象 江铃在产品质量上对外界发布质量方针,庄严向顾客承诺:"确立顾客第一的信念,坚持上道工序满足下道工序,将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给顾客".  相似文献   
48.
《中国ISO14000认证》2004,(C00):18-27
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是核心能力。只有建立在这个能力基础之上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9.
美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美国垃圾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垃圾回收率增幅较大,垃圾填理率趋于稳定.垃圾焚烧率已呈下降趋势。美国政府从70年代初开始以立法的形式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在制订全面的垃圾管理法律的基础上,实现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削减到垃圾最终处理的减量化,最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垃圾处理管理体系,在垃圾的管理上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各国借鉴。  相似文献   
50.
体系文件是组织内部的法规性文件.编写和使用文件的过程是一项增值的活动。环境、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涉及面广,是把审核标准、法律法规和组织实际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系统化体系的具体表现。编写文件是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关键。本文结合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建立和运行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践,对如何编写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