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黄哲强 《福建环境》1996,13(4):32-33
应用发酵法生产珍酮丁醇而产生的废液用于稀释蜜进行了酒精发酵,本文分析其发酵曲线和发酵率,证明该废液可用于酒精生产,不仅解决了丙丁溶剂生产的废液问题,还使酒精生产降低能耗、物耗、。  相似文献   
92.
相对寂静的街道,人口不太拥挤的城镇,午后的某个时刻,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挑着两个小小的萝筐,手里拿着两块铁片,在轻轻的敲击声中,嘴里还不时地喊上一句:丁丁……丁丁……之后便有一群的孩子冲到小贩身边,唧唧咋咋、嘘嘘嚷嚷,或迫不及待地拿出平时积攒的牙膏皮去换丁丁,或拿出几分或几毛钱买下那诱人的块(一种非常简陋无包装的麦芽).更有顽皮者会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挤出里面的牙膏,拿着"用完"的新牙膏皮去换回自己心仪的零食.  相似文献   
93.
UV-B辐射对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机制,采用水培法和模拟UV-B辐射方法研究紫外辐射(UV-B,280~320 nm)胁迫对大豆"台湾292"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静态试验结果表明,UV-B辐射降低了大豆幼苗叶片的自由水含量,UV-B处理组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自由水/束缚水)低于CK组.动态试验结果表明,UV-B辐射期大豆幼苗叶片含水量下降,恢复期含水量逐渐提升.UV-B辐射对大豆幼苗叶片两种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含量的影响不同,可使游离脯氨酸大量积累,而使可溶性含量急剧下降.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在低剂量UV-B辐射下对维持叶片含水量的作用明显;而在高剂量UV-B辐射下,细胞严重失水,脯氨酸和可溶性的渗透调节作用有限.研究表明,UV-B辐射会抑制大豆幼苗水分代谢.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的增溶,并将其用于污染含水层中石油烃的去除。结果表明:石油烃溶解度随着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 200mg/L时,石油烃溶解度达10 077.7mg/L;界面张力随着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1mg/L时,界面张力为34.3mN/m,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800mg/L时,界面张力为5.2 mN/m。采用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含水层进行清洗处理,在固液比(质量体积比)为1g∶2mL的体系中,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3 000mg/L,120r/min、10℃下振荡12h,石油烃去除率达70.82%。污染含水层柱冲洗结果表明,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 200、3 000mg/L时,10倍孔隙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冲洗后,分别从污染砂样中去除41.81%和63.30%的石油烃。  相似文献   
95.
大型垃圾填埋场垃圾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大型垃圾填埋场内不同填埋时间垃圾四个组分(总、有机质、生物可降解物和粗纤维)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指标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试验场封场后不久,垃圾取样均匀性不能保证,各指标随时间变化波动很大;封场718d后,各指标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垃圾的生物可降解物含量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垃圾的降解规律。  相似文献   
96.
凤眼莲作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经一定程度的预处理后,可高效水解成还原,为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保障。该研究利用稀酸、稀碱以及微波联合碱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凤眼莲水解产进行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发现各类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促进凤眼莲的水解。其中,酸预处理方式明显优于碱预处理和微波联合碱预处理方式,并且微波联合碱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的碱预处理方式。利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 19.0对酸预处理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优化后的酸预处理最佳处理条件为:酸浓度1.00%、温度100℃、固液比1∶30、样品粒度60目、处理时间30 min。5个处理因素对还原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温度固液比时间酸浓度粒度。该条件下,还原产量达到197.60 mg/g凤眼莲,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14.56%,是理论最大还原产量的46.19%。  相似文献   
97.
滤泥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加入黏土制备多孔陶瓷。结果表明:滤泥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优化得出滤泥与黏土的比例1∶2,最佳温度1 000℃下烧结1.5 h,得到主晶相为莫来石、石英和钙长石,孔径尺寸为1~10μm,孔隙率为26.38%,吸水率为17.30%,机械强度为22~26 MPa的多孔陶瓷,该多孔陶瓷有希望用于废水的过滤和分离。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重金属Cd、Pb及其复合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及生理的影响,选用乐安河湿地优势乡土植物羊蹄(Rumex japonicus Houtt),采用室内土培盆栽实验,分别设置不同的Cd、Pb单因素及其双因素复合污染水平,研究羊蹄的生物量、株高等生长指标及植物组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等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Cd、Pb污染胁迫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羊蹄的生物量及株高均受到显著(P0.05)抑制,且Cd+Pb双因素复合污染胁迫的抑制作用大于单因素Pb或Cd的污染胁迫;羊蹄植物组织中的MDA含量及可溶性含量随Cd、Pb污染胁迫强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在盆栽土壤中单因素Cd或Pb的高浓度胁迫下,羊蹄的自我调控能力显著增强(P0.05),MDA含量下降。不同污染水平的单因素Cd、Pb及Cd+Pb双因素复合污染胁迫对羊蹄可溶性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性(P0.05)差异。  相似文献   
9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Cd质量分数(0、50、100、200 mg.kg-1)对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的影响,旨在探明根系分泌物对续断菊超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续断菊根系分泌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的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同时,总有机酸、可溶性和游离氨基酸又促进了植株对Cd的吸收。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90 d时续断菊地上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P<0.01)和0.995(P<0.01),根部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游离氨基酸的质量浓度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P<0.01)和0.987(P<0.05);Cd对续断菊根系可溶性的分泌、游离氨基酸的合成有刺激作用,根系分泌的可溶性和游离氨基酸可能在续断菊累积镉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施硅可增加甘蔗叶片氮、钾、硅养分含量,改善叶片磷养分状况.适量施硅可使甘蔗增产增,过量施硅则使甘蔗的产量和产量下降.此外,水溶性硅肥对甘蔗的作用优于构溶性硅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