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39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文章主要以膨润土为载体,钛酸正四丁酯和硫酸高铈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掺杂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用XRD和SEM对稀土掺杂TiO2膨润土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并且存在明显的锐钛矿型TiO2晶型特征峰.研究催化剂的用量、染料的初始浓度、光照时间、pH值等因素对中性红染料脱色...  相似文献   
472.
陕北红碱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红碱淖流域为研究区,选取1989、2000、2007年3期遥感影像,利用ERDAS软件对3期影像进行解译,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叠加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图,采用动态度、开发度、耗减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数模型,研究红碱淖流域1989~2007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转移趋势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7年间红碱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为湖泊、其它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湖泊、其它水域和沙地面积减少了9.85km2、5.34km2和65.42km2,分别减少了19.65%、26.93%和18.67%;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了10.12km2、37.66km2和32.82km2,分别增加了10.78%、24.77%和4.99%。减少的沙地主要转化为草地,增加的林地主要来源为草地,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为林地;各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的综合年变化率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3.
采用微波无极灯强化光催化对直接耐酸大红4BS的降解进行研究。初步考察反应温度、微波功率、pH值、催化剂TiO2浓度、曝气量、直接耐酸大红4BS初始浓度、外加氧化剂H2O2量等因素对直接耐酸大红4BS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温度是55℃、最佳催化剂TiO2投加量为6 g/L;较低pH值、高微波功率、外加氧化剂H2O2有利于直接耐酸大红4BS的降解。与常规的光催化相比,微波减弱pH值和染料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在优化工艺参数和未加H2O2条件下,反应4 h后,质量浓度为500 mg/L的直接耐酸大红4BS降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474.
2,4,6-trinitrotoluene (TNT) red water from Chinese explosive industry was adsorbed by activated coke (AC) from lignite. Since the composition of TNT red water was very complicate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was used as the index for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sorption kinetics and equilibrium sorption isotherms of AC for the removal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from TNT red water, and the changes of water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were evaluated by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 UV-vis spectra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rption kinetics of adsorbing COD from TNT red water onto AC was fitted well with the pseudo-second order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an exothermic and physical process. The sorption isotherm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dlich–Peterson isotherm. At the conditions of initial pH, 20℃ and 3 hr of agitation, when the AC dosage was 160 g L-1, 64.8% of COD could be remove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2,4-dinitrotoluene-3-sulfonate (2,4-DNT-3-SO3-) and 2,4-dinitrotoluene-5-sulfonate (2,4-DNT-5-SO3-) were 80.5% and 84.3%, respectively. After adsorption, the acute toxicity of TNT red water reduced 81.8%, compared with that of unprocessed TNT red water.  相似文献   
475.
Δ12-脂肪酸脱氢酶一般特异性催化在油酸的Δ12位引入双键转变成亚油酸.为了从粘红酵母YM25079中克隆全长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参考已知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到全长为1 353 bp的c 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一个编码450个氨基酸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所编码蛋白质的大小为50.9×103.与报道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一样,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膜整合脂肪酸脱氢酶特异性的3个组氨酸保守区,表明该序列为一个新的编码Δ12-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为了验证其功能,把开放阅读框序列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 YES3/CT,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YRGD12,并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l进行表达.脂肪酸气相色谱(GC)分析表明,该序列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Δ12-脂肪酸脱氢酶活性,能将油酸转化为亚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占酵母总脂肪酸的4.31%.以上结果表明,PCR所获得序列是新的Δ12-脂肪酸脱氢酶基因.  相似文献   
476.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将TiO2与Fenton试剂联合用来处理酸性红B模拟废水,研究了在紫外光条件下的降解效果,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iO2与Fenton试剂联合的方式对酸性红B染料废水进行处理,其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TiO2和Fenton法的处理方式.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的酸性红B模拟染料废水,在TiO2投加量为1 g/L,pH为3,Fe2+为0.15 mmol/L,H2O2为1mmol/L,UV光照时间为60 min时,脱色率可达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