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卫风 《环境》2013,(4):66-68
目前的空气净化技术相对成熟,只要设备够好,确实可以起到除菌功效,但是提到净化率有多少,必须要有前提条件。今年开春以来,灰霾天气席卷了全国大部地区,让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再次升级。从前普及度并不高的空气净化器,也因此变成了抢手货。走进卖场,各类净化器纷纷亮出了各种噱头:高效过滤、纳米技术、光触媒、负离子,除菌率99%,有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剂改良的最新技术,包括对其的改性及与其他技术的联合运用,以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效率;探讨了其在环境工程中的新应用,并就今后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纳米技术存在风险.2003年4月,著名的《科学》杂志最早发表文章,提出必须开展纳米尺度物质的毒理学研究.随后《自然》杂志在同年7月也发表文章,提出如果不及时开展纳米尺度物质和纳米技术的生物效应研究,将危及政府和公众对纳米技术的信任和支持.自2003年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及欧盟相继制订研究计划,资助纳米技术的生物安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杰拉尔德·L·施努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目前除了担任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特聘教授外,还是环境工程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环境科学与工程》(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主编,堪称《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擎天之柱"。1972年杰拉尔德·L·施努尔于获得爱荷华大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大量增多,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学影响特别是环境行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非常少,仍有众多不确定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纳米材料的来源、进入环境的途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Nanotechnology has revolutionized plethora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ields; environmental safety is no exception.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nd well- develope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has been in water remediation and treatment where different nanomaterials can help purify water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including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other pollutants, removal and inactivation of patho- gen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c materials into less toxic compounds. For this purpose,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produced in different shapes, integrated into various composites and functionalized with active components. Nanomaterials have also been incorporated in nanostructured catalytic membranes which can in turn help enhance water treatment. In this article, we have provided a succinct review of the most common and popular nanomaterials (titania, carbon nanotubes (CNTs), zero-valent iron, dendrimers and silver nanomaterials) which are currently used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particularly in water purificatio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ities of the mentioned materials have also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一科  刁宇翔  范英 《环境技术》2004,22(3):12-14,48
各种气体尤其是可燃性气体和毒性气体的检测监控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对提高气敏材料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长期稳定性,以及如何降低工作温度和缩短响应温度时间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针对氢气、硫化氢、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乙醇、丙酮等气体的纳米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对发展的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位于韩国大田市的ABC纳米技术公司,目前开发成功一种纳米导电墨水,可应用于正在高速发展的无线智能识别(RFID)电子标签、印刷电路板(PCB)、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也可用于印刷电路板电磁波的屏蔽材料。  相似文献   
19.
20.
据美联社11月4日内华达州比斯马克(Bismarck)的报道,纳米维里塔斯集团(NanoVeritas Group)总裁杰克-尤尔德里奇(Jack Uldrich)上星期在北新电力合作社(Basin Electric Power Cooperative)的年会上说:纳米技术某一天可能会改变能源工业,他指著他的不著污垢长裤说,只是一种有一天能用来制造可以缝在衣服里的小型手机以及增强输电线传输性能的新技术的开端。他说:“未来可能会与你想像的截然不同,但你将仍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