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3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1797篇
安全科学   568篇
废物处理   942篇
环保管理   963篇
综合类   7369篇
基础理论   519篇
污染及防治   2410篇
评价与监测   43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34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06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98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79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49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301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青霉素和土霉素混合废水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正交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废水初始反应pH值、H2O2投加量、Fe2+/H2O2摩尔比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4、H2O2(30%)投加量50 mL/L、Fe2+/H2O2摩尔比1/20和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COD小于120 mg/L,COD去除率在75%以上,急性毒性(HgCl2毒性当量)小于0.07 mg/L,满足《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表2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12.
文章综述了POX技术处理含油污泥、难降解废水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POX制浆单元中,污泥煤/焦浆浓度合理,稳定性较强,流变性较好;在POX气化单元中,含油污泥及难降解废水不仅可以起到催化作用,还能提高合成气的产量。POX技术为解决炼厂含油污泥及难降解废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13.
凹凸棒石粘土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凹凸棒石粘土、可溶性淀粉和工业水玻璃作为制备凹凸棒石粘土基颗粒的材料,并将制备的凹凸棒石粘土基颗粒进行改性,得到了改性后的凹凸棒石基多孔材料,并将其作为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载体,再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单位酶活载体量1 mg、固定化时间1.5小时、固定pH值5。并且在固定化酶循环使用6次后,苯酚去除率仍能达到62.3%。  相似文献   
314.
根据大港油田12井综合废水的污染特征,提出了"混凝-内电解-H2O2氧化"三步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三步法处理后可以使原水的CODcr从4930mg/L降低到128mg/L,去除率达到97%。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15.
以页岩陶粒为滤料,对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水力负荷对COD、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容积负荷对COD去除效果试验,BAF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抗冲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COD最佳水力负荷为7.0m3/h,NH4+-N最佳水力负荷为5.0m3/h,COD最佳容积负荷为5.89kg/(m3.d);进水浊度平均为12.7NTU,出水浊度平均为3.5NTU时,平均去除率为72.4%。水力冲击负荷对硝化菌的影响较小,而对异养菌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16.
Low-cost, easy-maintenance and high-e ciency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re urgently needed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Processes with high potential for phosphorus removal are of great interest. However,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methods often do not meet the strict criteria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from rural wastewater. In order to search an economic and simple technology for phosphorus removal from the common bio-technologies e uent, seven soil types collected from di erent rural area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X-ray di raction (XRD)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mineral structure,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 (ICP-OES)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oil samples. Three primary minerals – quartz, albite and montmorillonite – were clearly detected.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oil types, acidic soils and alkaline soils, based on their pH values. The geochemical composition study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percentage of Ca and Mg occurred in alkaline soils (pH > 8) than in acidic soils (pH < 6.5). Adsorption isotherms from batch experiments fitted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well, the maximum P adsorption capacities ranged from 0.256 to 1.598 mg P/g, indicating a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potential for all of these soils. The P fractions extracted revealed that the sum of NaOH-extracted inorganic P (NaOH-Pi) was the major P component in the acidic soils, and CaCO3-bound phosphorus (Ca-P) in the alkaline soils. Dynamic adsorption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se soils have the ability to remove phosphorus from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317.
光合细菌和螺旋藻对黄泔水净化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光合细菌将黄泔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机氮磷后养殖螺旋藻。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光合细菌对黄泔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70%,处理后的黄泔水用甲壳质絮凝澄清后加入螺旋藻并曝气进行培养,藻生长周期为22d,生长速率为20-30mg/L.D。藻体蛋白质含量平均为52.6g/100g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2.4g/100g。  相似文献   
318.
实验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对糖蜜发酵废水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组合工艺对发酵废水的处理效能,包括甲烷的产生效率、污染物(COD、NH4+-N和TN)的去除效能.实验结果表明:控温条件下[(35±1)℃]、进水COD约为2250mg/L、pH在为6.0左右时,EGSB对发酵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5.6%,甲烷的容积产气速率为0.48m3/(m3·d).MBR在溶解氧(DO)为1~2mg/L左右时,采用曝气-搅拌交替运行方式处理EGSB出水,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并且在曝气3h-搅拌1h交替运行条件下,NH4+-N、TN去除率分别为85.13%、58.57%,而最终COD去除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319.
Fenton氧化与铁炭微电解组合预处理DMF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OD表征模拟废水中DMF去除率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和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DMF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工艺的处理效果较好。在pH=5,反应时间为1 h,FeSO4·7H2O投加量为1 000 mg/L、H2O2投加量为2.67 mL/L和不曝气的最佳反应条件下,Fenton氧化-铁炭微电解工艺对实际废水和废液中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6.67%和72.22%,从而验证了该工艺处理DMF废水的可行性。此外,Fenton氧化处理DMF废水过程实际上是将酰胺基团和羰基的不饱和双键氧化分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20.
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养殖废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朱杰  黄涛  范兴建  张成甫 《环境科学》2009,30(5):1442-1448
以典型高浓度养殖废水经UASB-短程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为对象,采用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脱氮处理研究.以反硝化污泥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进水氨氮负荷应处于0.2 kg/(m3·d)左右,系统的HRT定为2 d;通过对系统运行条件研究发现,最佳运行条件为:pH为7.50左右,温度为30℃且系统不需投加有机碳源.在优化条件下,系统最终氨氮去除率能达到85%以上,亚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5%以上,系统运行效果良好,且具有重现性.最后通过动力学理论分析得出氨氮的降解速率为0.012 6 d-1,亚硝态氮的降解速率为0.013 1 d-1.通过研究以期为后续工艺、神经网络模拟及“UASB-短程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土地系统组合新工艺的工程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