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9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及认定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不符合法定要件,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身份上具有从属关系,双方确已形成了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2.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10):45-46
问:1998年8月,李某大学毕业后被甲公司聘用,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即自1998年8月14日至2003年8月15日。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李某与甲公司的其他员工一样,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条款。保密条款称:甲方(甲公司)为了保护商业秘密,特要求员工承诺:(1)在公司工作期间、离开公司后的5年内不得到从事同类业务的用人单位任职;(2)未经公司许可,不得利用公司技术从事同类业务;  相似文献   
53.
在我国涉及劳动合同解除的审判实践中,法院适用《劳动法》第31条(以下称第31条)来解决有关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是最普通不过的做法。由于第31条规定过于原则,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第31条的理解和适用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要解决第31条在适用中的难题,应对第31条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探讨。  相似文献   
54.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期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有三种形式: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具备劳动合同起止的有效期,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自行终止。由于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适应性广,既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一定的约束力,又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因此较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欢迎,而在劳动关系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55.
赖某等3人均为福建省上杭县农民,他们于上世纪80年代被某县烟草公司招收为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龄都已经达20多年。2003年9月,赖某等3人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根据《福建省劳动合同管理规定》之规定,他们向烟草公司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烟草公司认为,他们3人是农民工,属临时工性质,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56.
案情简介 职工刘某于1934年4月到某外资企业工作,工作岗位为维修班检修工。双方最后一次续签劳动合同的期限为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2004年12月15日上午,刘某所在班组班长姜某依照权安排本班职工维修工作,  相似文献   
57.
申诉人曹某在被诉人深圳市某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工作10年零1个月,最近一份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为2004年5月113至2005年4月3013。被诉人拖欠申诉人2004年12月份工资865元,拖欠2005年1月113至3月3113共5个月的加班工资1570元。被诉人拖欠工资期间,曹某曾到劳动保障局信访部门投诉被诉人拖欠加班工资等。2005年4月113被诉人书面通知申诉人劳动合同将于2005年4月3013到期满,并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签收栏有事先打印好的“本人已收到此份通知”字样,申诉人在签收栏签名处签名。之后申诉人于4月413以被诉人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书面向被诉人提出解除劳动关系。4月513,申诉人曹某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要求被诉人支付申诉人2004年12月的工资、2005年1月113至5月51日的加班工资、拖欠工资和加班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额外经济补偿金、被诉人承担本案仲裁处理费等。  相似文献   
58.
为了保护劳动者在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现行法设置了企业合并时劳动关系由存续企业承受的规则。该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却依然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如应扩大劳动关系由存续企业承受规则的适用范围,资产收购式并购时,如果资产收购构成营业转让,也应当由收购企业承受原企业劳动关系;企业并购时应由并购企业承受的不仅包括由劳动合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包括由集体合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应当引入异议劳动者解约及补偿的规则。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