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及表面负荷对诱导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艺启动初期,白云石以及碱式碳酸铜为诱晶载体时,铜的去除率在90%以上,石英砂对铜的去除率较低,但石英砂经表面改性后对铜的去除效率亦可达90%以上。在运行稳定后,几类诱导载体对铜的去除率皆能稳定在95%,说明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对诱导结晶工艺的影响主要在于反应启动初期,选择与目标结晶产物结构、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诱晶载体有利于诱导结晶过程的进行。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诱晶载体表面负荷对结晶过程影响较大,诱导结晶除铜工艺中载体表面负荷不宜高于0.054gCu/(m2·d)。  相似文献   
22.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导条件改变对结晶系统运行效率及结晶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200 mg/L,进药比([Cu2+]/[CO2-3])1∶1.2,p H为10.2的条件下,铜离子去除率可接近100%,诱导晶种表面平滑,诱导颗粒生长成致密杆状晶体结构,以碳酸盐为沉淀剂的诱导结晶系统依赖于体系的p H,高p H体系下发生的共结晶现象是影响系统运行的主要原因;随着进药摩尔比的增加,结晶产物由短杆状向球状转化,晶体机械强度显著降低大量破碎,影响出水水质;进药比1∶1.2,p H为11的条件下,含铜废水浓度为500 mg/L时,系统去除率可达95%以上,微晶产率低于5%。  相似文献   
23.
该文针对当前印染废水污染问题,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KOH活化法制备了海绵结构花生壳炭,并用于结晶紫染料废水的吸附。通过红外、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花生壳炭进行了物相表征。结果显示,KOH活化处理的花生壳炭(400℃,2 h)以石墨晶型组成,孔隙结构丰富,为海绵结构。考察了花生壳炭焙烧温度、投加量及溶液的pH值等对结晶紫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OH活化处理的花生壳炭(400℃,2 h)对100 mg/L的结晶紫废水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当花生壳炭用量为2 g/L,吸附时间为30 min时,吸附率为97.91%,其吸附结晶紫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y=0.031 3+0.019 3x,并给出了吸附机理。该文所制备的花生壳炭具有高效水体污染物处理能力,可为花生壳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
美丽的家乡     
林欣 《环境教育》2015,(4):90-91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的家乡在江苏南通。它是一座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古老城市,它一直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永恒记忆。家乡风景如画,有许多名胜,狼山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在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有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年间,州官杨钧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名为"琅山",也称"紫琅山"。狼山风景优美,也是佛教名地,有诗云:"慈悲的菩萨,你用神力的袈裟,将那多情的白狼,裹向了远方,只留下一座空空的狼山。伴着凄凉的  相似文献   
25.
用紫露草和蚕豆叶尖微核技术测定氟化氢遗传毒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紫露草和蚕豆叶尖微核技术分别测定了氟化氢遗传毒性,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前者较后者的敏感性强,但由于受生长条件的制约,两种方法不可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26.
冷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处理难度大,排放要求高。废水零排放将成为冷轧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发展方向。采用"预处理+膜处理+蒸发结晶"工艺,可实现废水零排放,但处理成本较高,达到12-19元/t(不含固废处理及折旧)。解决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是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27.
长江口疏浚土掩埋对两种贝类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浚土处置产生的土丘状浮泥,会掩埋原有底质,底栖生物被掩埋后或死亡,或垂直向迁移重新获得生存机会,而使底栖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为评价疏浚土掩埋对底栖生物存活的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模拟掩埋尖紫蛤(Sanguinolaria acuta)、文蛤(Meretrix meretrix),观测两种贝类对不同埋深的反应及其存活情况.结果表明,文蛤和尖紫蛤被掩埋后均表现出垂向迁移行为,文蛤比尖紫蛤表现出了更强的垂向迁移能力,当掩埋深度为8cm时,可100%迁移至疏浚土表层,获得存活机会,而尖紫蛤仅50%左右个体的进出水管伸出疏浚土表层;疏浚土掩埋深度与尖紫蛤死亡率之间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67,P=0.007<0.01),并求得4d-LC50为6.9cm,95%置信区间5.2~8.6cm.试验所设置掩埋深度与文蛤死亡率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难以通过统计方法获得文蛤的4d-LC50;借鉴毒理学中推定LOEC(最低有影响深度)的方法,推定文蛤的LOED为10cm.研究表明,疏浚土处置后的沉积厚度对底栖动物种群的存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底栖动物在被掩埋后表现出的垂向迁移能力大小也可影响自身种群及处置区整个底栖动物群落的最终重建几率,并且积极的管理策略对底栖群落重建意义重大.表4图1参22  相似文献   
28.
三价钇对紫露草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紫露草四分体微核试验法和紫露草雄蕊毛细胞突变法研究了稀土元素三价钇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Y3+能引起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显著升高,提示Y3+是诱变剂或纺锤丝毒剂;Y3+能引起雄蕊毛细胞突变率显著升高,进一步明确Y3+是诱变剂.  相似文献   
29.
2-萘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萘酚生产现状、市场形势及污水特点,在总结当前2-萘酚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2-萘酚污水的双效蒸发-冷凝结晶工艺。该工艺回收2-萘磺酸钠并加以再利用,回收率可达到50%以上,余下的浓缩液可用于生产硫酸钠。实践表明,经该工艺处理的排放污水,其净化程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0.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人们越来越重视污水除磷技术。本文介绍与评述了化学和生物两种除磷方式及其除磷机理和工艺 ,并着重介绍了生物除磷的现状、发展和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