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50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604篇
基础理论   59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7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解决医疗行业废物排放量核定难的问题,通过对医疗机构废物产生量的调查、统计、分析,在确定医疗废物排放统计变量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医疗废物排放系数,以供排污申报医疗废物排放量的核定。  相似文献   
962.
上海虹口区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12月4日,虹口区西安路一居民楼内发生煤气泄漏,导致25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据初步了解,煤气管道可能由于老化而漏气,煤气通过下水道进入居民家中。  相似文献   
963.
2005~2013年中国地区对流层二氧化氮分布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OMI探测器资料反演的对流层NO2柱浓度,结合REAS东亚地区NOx排放清单,ECMWF地面10m风场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统计数据,研究了2005~2013年中国地区对流层NO2柱浓度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NO2柱浓度的季节差异与排放源和地面风场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实施情况与NO2柱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地区NO2对流层柱浓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盆地等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的大型城市和地区.NO2对流层柱浓度的变化存在东西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东部在2011年之前基本表现为增加,但在2011年以后表现为下降,且与2011年相比年平均浓度下降了7.1%.工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下降是2011年后NO2浓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浓度低于东部,但近9a浓度基本表现为增长.对流层柱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东部地区及大型城市基本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NOx人为排放源的季节差异是NO2浓度季节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气象条件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64.
2012年9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在乌鲁木齐市举办2012年度第一期全国环境统计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十二五"报表制度、审核方法、污染物核算方法、2011年环境统计报表填报主要问题解析等。会上于飞副司长总结了环境统计的成绩和问题,提出新要求:各地要在强化责任意识和提高业务技能的基础上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与统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环保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部门联合汇审制度;  相似文献   
965.
基于稳健马氏距离的多元统计算法,综合评价了全国环境监测系统96个实验室4种有机氯农药监测能力考核的结果,从中筛选出25个考核结果存在异常的实验室。将多元统计结果与稳健Z比分数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稳健马氏距离筛选出的异常实验室其稳健Z比分数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了稳健马氏距离及其相关的异常值筛选的算法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其基于R语言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66.
国家重点监控水污染企业筛选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家重点监控水污染企业筛选的方法。建议通过增加筛选因子,拓宽统计范围,采用分类筛选的方式改进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筛选方法,并由环境监察、税务和工商等部门联合确定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967.
水生生物基准推导中物种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法对不同生物分类群内的物种对氨氮的毒性敏感性进行分析和统计检验,并基于毒理学、生物分类学,从抽样-推断的角度对物种选择进行讨论,并对物种选择与基准推导方法的关系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物种毒性数据中脊椎动物占绝大部分,尤其是辐鳍纲,与真实生态系统中物种类群结构不符;大部分不同分类群间物种对氨氮的敏感性差异显著,随着物种分类阶元级别降低,大部分分类群内物种的差异逐渐减小,个别分类群内物种的敏感性未呈现相似的规律,尤其是相对不敏感的物种;总体上,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同一分类群内的生物有相对接近的敏感性.由抽样-推断理论与方法可知,基准推导属于基于抽样设计的统计推断,因此,可以将生物分类类群作为物种选择的辅助变量,依据水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技术进行物种选择,以提高抽样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68.
利用2006~2008年AREM模式预报降雨和漳河水库逐小时雨量站观测降雨及入库流量资料,对水库流域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了基于网格的空间分辨率分别为(0.25°×0.25°)和(0.5°×0.5°)的降雨预报统计降尺度模型,同时对降尺度模型了进行了模拟效果的检验,证明该降尺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漳河水库洪水预报试验。从2009~2010年中选取了4次洪水过程,进行个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模型对洪水过程效率系数的改进效果不明显,但对减小预报洪峰流量相对误差有一定的效果,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10%左右,峰现时差也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969.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produced from oil palm empty fruit bunches through removal of 2,4-dichloro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produced by thermal activation of activation time with 30 min at 800℃. The adsorption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with the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followed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A developed polynomial model for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dsorptio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maximum adsorp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 were: agitation rate of 100 r/min, contact time of 8 h, initial adsorbate concentration of 250 mg/L and pH 4.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biosorption process. Langmuir isotherm was more favorable (R^2=0.93) for removal of 2,4-dichlorophenol by the activated carbon rather than Freundlich isotherm (R^2=0.88).  相似文献   
970.
根据连续5天的质控数据,采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利用质控数据评定化学检测领域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来评定原子荧光光度仪(AFS)法测定水中汞的不确定度。经过计算评定,在95%概率下AFS法测定水中汞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82μg/L。与传统的A、B类不确定度进行对比,利用质控数据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法更适用于操作过程复杂、不确定度分量难确定的化学分析及无标准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