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1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76篇 |
综合类 | 324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22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89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51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2.
123.
通过对农户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绩效,结果表明生态补偿绩效不容乐观,农户感受到的生态环境状况仅有小幅度的改善,消除经济激励之后农户表现出较低的参与积极性.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为中介,构建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经济效应表现出显著负影响;对生态效应表现出显著正影响.社会网络、普遍信任、机构信任、互助倾向和惩罚程度对于经济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05、-0.05、-0.01、-0.06和-0.03;对于社会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11、0.10、0.03、0.12和0.06;对于生态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0.36、0.33、0.09、0.38和0.19.在社会资本5项维度中互助倾向反映度最高,机构信任最低,因子载荷分别为0.77和0.19.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态保护能力在社会资本对生态补偿绩效影响中表现出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4.
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和标准差椭圆对湖北省各地区绩效指数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地区环境绩效指数(EPI)均高于60,但普遍处于中等水平,良好及优秀所占比例低.EPI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湖北省西部和中部,压力和状态指数从西至东递减,响应指数则呈现东部高于西部高于中部的态势.状态指标绩效指数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即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或较差)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EPI及二级指标绩效指数均以西北-东南为布局方向,且EPI椭圆重心较于基准重心偏向于西南方向.各地区环境指数除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外,还与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5.
126.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几乎所有的企业每年都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绩效考核,但真正能够充分实现绩效评价的理论价值的考核并不多见;相反,在考核过程中,敷衍塞责、例行公事的现象倒是屡见不鲜,显而易见,绩效考核的实践操作与理论价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悖离现象,而且这种悖离在企业中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因此,正确认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每个企业绩效目标的最佳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传统安全绩效评价体系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导向性不足,缺乏对安全管理过程绩效的有效评价。为量化评价企业过程安全绩效,结合双重预防理论和企业安全管理现状,提出利用企业双重预防工作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隐患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产生和变化的逻辑,分别从数量、类别、层级、等级等数据的自身内涵,风险和隐患数据各自内部之间的量化关系及相互之间的量化联系,构建一套全流程量化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客观量化评价企业安全管理绩效,可以为企业更有效评估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0.
邝慧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2,18(10):44-49
为了探索员工-组织社会交换与安全绩效的作用关系,以广东省5家制造业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运用Mplus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74个团队46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组织社会交换对安全促进心理所有权和安全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组织社会交换可以通过安全促进心理所有权的中介效应最终影响安全绩效。服务型领导跨层调节员工-组织社会交换与安全促进心理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调节安全促进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