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7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6篇 |
废物处理 | 13篇 |
环保管理 | 17篇 |
综合类 | 213篇 |
基础理论 | 14篇 |
污染及防治 | 65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蛋白质和磷酸水解酶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研究了厌氧-缺氧-好氧废水处理系统中蛋白质和磷酸水解酶的活性及其作用.结果表明,亮氨酸氨基肽酶存在缺氧和好氧池中的活性分别达19.2 цmol L-1 h-1和21.6 ц mol L-1 h-1;而碱性磷酸酶在厌氧池中占主导地位,平均活性达32.5 ц mol L-1,h-1,好氧池中的活性只有厌氧池的一半,缺氧池中的酶活性最小.动力学研究得到,厌氧条件碱性磷酸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 为778.42 ц mol L-1 h-1,是亮氨酸氨基肽酶Vmax值的一百倍以上;亮氨酸氨基肽酶的Vmax值在厌氧、缺氧、好氧池中依次增大.此外,外加的NO2-、NO3-离子对亮氨酸氨基肽,酶和P043-离子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只有浓度为50 mg/L的P043-对碱性磷酸酶有显著的抑制. 相似文献
422.
423.
424.
425.
缺氧条件下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的共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和吡啶为研究对象,在传统的缺氧反硝化机理研究基础上,通过向配制废水中加入硝酸盐氮,研究吡啶和吲哚在缺氧条件下的共代谢作用.结果表明,吡啶和吲哚缺氧共代谢的最佳碳氮比为8.4~8.9之间.硝酸还原酶适宜作用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8℃,pH值7.0~7.5.吡啶的加入有利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吡啶对吲哚的缺氧降解有协同作用.在最佳碳氮比条件下,当吲哚起始浓度为150mg/L,吲哚和吡啶的浓度比例为1~10之间时,吲哚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反应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基本没有积累.当吡啶和吲哚的浓度比小于0.25时,随着吡啶浓度比例的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吲哚降解速率的增长较快;当吡啶和吲哚的浓度比大于0.25时,硝酸还原酶活性及吲哚降解速率的增长变得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426.
427.
王梦蓉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4(9):4-5
根据美国化学安全与危险调查局(CSB)的统计数据,1992~2002年问,美国各行各业中共有80人因氮气窒息死亡.这些事故发生的地点不一,既包括工厂、实验室,也包括医疗场所,并且大约有一半的事故是因为不了解氮气的危险性或错用氮气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28.
小客车内氧烛紧急制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客车在高原行驶时,驾乘人员易发生缺氧症状.为此研究了利用氧烛进行车内紧急制氧的技术,制备出车用氧烛和制氧器样品,并模拟高原的温度环境进行了制氧性能测试.氧烛的主要成分为NaClO3、CoO和Mg粉,其中NaClO3为产氧剂,CoO为催化剂,Mg粉为燃料.测试结果表明:在-13~40℃的温度范围内,样品能够正常工作,达到了设计指标;在-40~55℃的温度范围内储存4 h后,能正常使用,制氧性能不受影响,所产生的氧气符合国家<医用氧>标准(GB8982-1998),使用者可以直接吸入.通过对车内个体和集中供氧方式下各自所需的供氧量进行的计算,确定个体供氧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29.
A^2/O工艺改善污水处理除磷脱氮的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A^2/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改善除磷脱氮的效果。通过实践对比,并进行理论分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除磷脱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