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81篇
安全科学   539篇
废物处理   152篇
环保管理   250篇
综合类   1161篇
基础理论   161篇
污染及防治   342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子量分布和DON亲疏水性变化,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二级出水中DON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DON的去除率大约为33.9%,DOC和UV254去除率约21.2%、66.7%;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DO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约为43.4%、27.6%、92.2%;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组合试验时,对DON的去除率大约为83.3%和81.5%;臭氧氧化提高小分子量( 20kDa)的DON所占比例;活性炭吸附降低小分子量( 20kDa)DON所占比例为;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都提高亲水性DON所占比例,而降低疏水性和过渡性DON所占比例;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二级出水中DON变化与3个主要峰有关,分别代表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82.
采用UV+Ti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考察了反应时间、TiO2投加量以及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投加量800 mg·L-1,反应时间8 h,反应pH为原水pH(6.5~8.0),在此操作条件下,ADMI7.6、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6%、20%及46%;选取两组反应条件,对其进出水采用XAD-8/XAD-4树脂联用技术,分析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UV+TiO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都能够长期有效去除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中的弱疏水物质、疏水物质和非酸疏水物质引起的色度.  相似文献   
83.
采用还原铁粉处理印染废水生化出水,以ADMI7.6作为主要测试指标,考察铁粉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进水pH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并研究在此过程中铁粉还原作用和混凝絮凝作用对整体效果的贡献比.结果表明,条件1:铁粉投加量=1.0 g.L-1,反应时间150 min,进水pH 2;条件2:铁粉投加量1.0 g.L-1,反应时间150 min,进水pH 3.条件1时,ADMI7.6去除率达到80%,但铁泥量大,酸碱消耗大,在此反应条件下,铁粉还原去除40%,混凝絮凝去除60%;条件2时,ADMI7.6去除率达到50%左右,产铁泥量小,经济合理;在此反应条件下,铁粉还原去除55%—63%左右,混凝絮凝去除37%—45%左右.经XAD8/XAD4树脂联用,分析疏水酸、非酸疏水物质、弱疏水物质及亲水物质4类有机物的去除情况表明,条件1时,能够高效去除非酸疏水物质,去除率为95%,对于疏水酸以及弱疏水物质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条件2时,对4类有机物去除均有一定作用,但对于非酸疏水物质以及疏水酸的去除效果要略差于条件1.  相似文献   
84.
太湖叶绿素a浓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2005—2009年20次太湖采样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主要分布特征,分析了水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分布的季节性和空间性影响.结果表明,太湖叶绿素a浓度分布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梅梁湾、竺山湾、太湖西部和西南部湖区为叶绿素a浓度距平经验正交分解(EOF)第一模态空间分布的显著正值区,太湖湖心和东南湖区则为负值区;影响叶绿素a浓度的因子有水温、溶解氧、总氮、磷酸根和总磷,但总磷和水温的影响相对更为显著,而各季节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因子则略有差异;影响藻类生长的因子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布差异,但总磷、水温和溶解氧是其主要限制性因子,氮类营养盐的影响则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85.
文章明确了挥发性油藏天然气回注井控的安全环保关键因素;量化了低渗挥发性油藏天然气回注注入能力,确定注入端各节点安全生产压力分布,攻关相关配套工艺设备,实现安全有效注入;开展室内实验和PVT相态拟合,分析注天然气后天然气和原油性质变化规律,创新非混相驱组分数值模拟参数优化方法,开展带人工压裂裂缝的组分数值模拟,精准确定压力场分布,降低计量及监测不准带来的安全隐患;明确注气井气窜影响因素,优化注采参数,抑制油井气窜,降低生产风险,实现井控安全情况下的天然气驱环保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6.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用盐酸、硫酸、褐铁矿和硅酸钠制备聚硅氯化硫酸铁(PSFCS)絮凝剂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浸取时间为2.5~3 h,浸取温度为110℃,硫酸浓度为6 mol/L,盐酸浓度为3 mol/L,质量液固比为4∶1,铁的浸出率可达95.7%~96.3%。溶液中加入少量聚乙烯醇作稳定剂,亚硝酸钠作氧化催化剂。PSFCS的合成条件:Fe/Si摩尔比为2,硅酸活化pH值为2,硅酸活化时间是30~40 min,陈化时间是2~2.5 h。与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比较了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表明PSFCS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4%和96.1%。  相似文献   
87.
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烷酸酯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烷酸酯(PHAs)是生物制备型环境友好塑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活性污泥合成PHAs可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废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研究微生物合成PHAs的代谢机制,有利于优化PHAs的工业化生产,目前其代谢研究多集中在以纯菌种合成PHAs,而以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研究尚不成熟.资料表明,DO变化对活性污泥合成PHAs的代谢途径有显著影响,进而改变其PHAs产物的产量和单体组成.综述了活性污泥合成PHAs在厌氧/好氧工艺、微氧/好氧工艺、缺氧/好氧工艺、好氧动态底物投加工艺条件下的代谢机制,分析了现有PHAs合成代谢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PHAs合成代谢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进行了皂素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对COD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为9~13.5 mg/L、pH值5~7、搅拌速度150~250 r/min时,COD和浊度去除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11.25 mg/L、pH值6、搅拌速度200 r/min。此时,COD去除率为93.7%,浊度去除率为97.5%。PASC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PAC。  相似文献   
89.
以低浓度的二级出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小试装置,以COD、TP和浊度为考察指标,对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部分溶气和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回流加压溶气气浮系统对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对COD、TP的去除率略高于全溶气气浮系统;二级出水浊度较低时,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的出水浊度反而升高,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溶气的全溶气和部分溶气气浮系统不适合处理低浊度的二级出水.  相似文献   
90.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西安地区文物古迹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聚类法不仅注意到分级界限的模糊性,而且信息利用率和精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方法简便,结论更能反映实际的大气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