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251篇
废物处理   72篇
环保管理   584篇
综合类   2278篇
基础理论   107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308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着重介绍按建筑容积率和供热指标估算热负荷和锅炉容量。按燃料成分、经济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情况选择锅炉容量,估算污染物产生量,分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指出应按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选择清洁或比较的能源。  相似文献   
62.
对长春市能源结构和空气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长春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目标,强化环境管理,在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提出优化能源结构,彻底改善空气质量的综合防治方案与建议.建立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港口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能源成本在港口企业经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控制能源成本、提高效益,是港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大计。  相似文献   
64.
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2003年,全国商品能源生产总量为16.03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1%,其中:煤炭产量16.67亿吨、原油产量1.7亿吨、天然气产量345亿立方米,2003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比2002年增长15.5%,2003年底发电装机容量为3.85亿  相似文献   
65.
石化行业节能降耗的潜力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和化工行业既是生产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的工业,又是高能耗工业。炼油、石化和化学工业仍然存在着减少能源消费的巨大机遇,在化学加工过程中,为转化而作为能源使用的燃料50%以上损失掉了,这种损失通过改进能量产生、分配和转化可使其减少。通过能量回收也可使损失减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67.
本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要求,并基于对能源、气候变化与环境的研究工作,认为:有必要将“单位GDP能耗”的相关指标分三步纳入“十一五”时期的“城考”必考指标体系。阐述了将“单位GDP化石能源能耗相对指标”和“单位GDP污染物强度相对指标”同时纳入“城考”指标体系。实施协同控制,是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对京津区域1980-1992年间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模式计算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随能源利用增加而增加,其增加速率NOx大于OS2,经预测,至2004年京津地区SO2排放量增咖11.40%,NOx增加56.80%,由于气象和地形条件所致,该区域内不利于大气污染物远距离输送,这使箱型区域内物料平衡计算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69.
《企业能源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浅谈》一文刊出后,一些企业和读者十分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在线监测系统的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及希望加强合作的在关事宜,这反映了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已深入人心,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下面针对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0.
我国交通运输业环境损害治理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环境经济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给出了交通业环境影响与交通总需求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业环境损害治理的完整逻辑体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交通需求管理,节能与环保,清洁能源战略等问题发表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