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润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4(6):29-31
由于受世界自然遗产地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法规约束、未来水电开发计划影响,以及自身破坏性开发与易侵蚀环境地貌本底属性等多种因素作用,怒江州自我开发式扶贫发展立足的环境资源空间,正面临上压下挤中间控制的困难局面。基于此形势,提出怒江州解决贫困问题,一要控制人口数量,化解人口压力;二要从土地开发扶贫模式转移到其他环境资源开发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2.
魏薇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5-68
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评定标准的定义为基础,概述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以及心理健康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影响的特征,引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并阐述了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资助机制与对策,从培养和造就贫困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抗挫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3.
4.
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煤矿(市、县属地方国有煤矿及乡镇煤矿)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工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产煤市县的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地方煤矿的迅猛发展,煤矿事故频发,给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以2000年为例,全国煤矿生产共死5,798人,其中乡镇和地方国有煤矿就死亡了4,794人,占煤矿总死亡人数的82%.因此降低地方煤矿死亡事故,搞好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就成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陕西省一些产煤市、县的人民政府针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陕西省一些市县具体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边境地区自然生态和社会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性,参与旅游是边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基于SLA框架,构建旅游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物元模型测评旅游脱贫户生计水平,并基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提出其可持续生计路径。结果发现:(1)边境地区旅游脱贫户处于维持基本生计级别,离生计可持续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除人均住宅面积外,其他指标均成为旅游脱贫户生计可持续的桎梏。(2)基于五大生计资本,可将边境地区旅游脱贫户分为明星、金牛、金象和潜力4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旅游脱贫户可通过不同路径实现可持续生计。其中:明星区域的旅游脱贫户以“脱贫户主导,政府配合,企业支持”为路径;金牛区域以“政府主导,脱贫户参与,企业合作”为路径;金象区域以“政府主导,脱贫户参与,企业协同”为路径;潜力区域以“政府帮扶,脱贫户配合,企业援助”为路径。 相似文献
6.
7.
8.
王辉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7,27(2):53-55
利用攻坚计划行动方案所涉及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和扩散模型计算了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并将污染物浓度/人口分布和剂量一反应函数联系起来,根据方案实施前后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分析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变化,将损害的减少程度进行货币化计算,继而将影响成本和削减方案成本进行比较,评估方案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解决区域贫困问题的有效手段,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对土地整治对可持续脱贫的支撑程度,基于“强—弱可持续”理论,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区,构建土地整治脱贫机制解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土地整治支撑脱贫的假设并验证,结果显示:(1)土地整治工程对区域脱贫产生直接效益的总效应值为0.72,贡献于间接效益的总效应值为0.42,表明土地整治可直接支撑区域脱贫的直接效益,但对区域发展的间接效益贡献度尚显不足。(2)直接效益对间接效益的影响总效应值为0.96,土地整治为脱贫带来的直接效益对区域发展的间接效益贡献度较大。(3)土地整治各要素对资源初期改善度及直接、间接效益的贡献率具有差异性。新增耕地和土地平整为资源初期改善带来的贡献度较大,土地流转和机械化程度对直接效益的贡献度较大,企业收入和税收对间接效益的贡献度较大。为提升土地整治对区域的脱贫作用,应加强直接效益的巩固以促进间接效益的强可持续,研究为土地整治效益的挖掘与发挥提供参考,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