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1篇 |
免费 | 281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6篇 |
废物处理 | 43篇 |
环保管理 | 87篇 |
综合类 | 998篇 |
基础理论 | 370篇 |
污染及防治 | 134篇 |
评价与监测 | 131篇 |
社会与环境 | 23篇 |
灾害及防治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71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96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57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土地整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日益显著,对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证研究意义重大。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界定土地整理项目绩效内涵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流程逻辑”框架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分析法建立了物元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永康市石柱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元评价模型适合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综合评价显示永康市石柱镇项目总体绩效水平为“较差”,绩效值为0.014 4。单指标评价显示:该项目只有4个指标绩效水平达到“良好及以上”,1个指标处于“一般”,其他的都处于“较差”水平;研究项目区的绩效水平主要受耕地面积增加率、土地利用提高率等9个因素影响。永康市在今后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中应该针对这些绩效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改善项目的整体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52.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0%。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2>ClO2Cl2+ClO2>源水,Cl2+ClO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相似文献
53.
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州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飞灰为含水率低、颗粒尺寸集中在43~175μm之间的灰色粉末,主要由Si、Al、Ca、Mg、Fe、Na、K、C和S元素组成。飞灰中Pb、Cd的浸出浓度在酸性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高于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允许浓度,其中Pb的浸出浓度在pH值1.06~13.69条件下远远超标,碱性条件下浸出毒性比酸性条件下小。矿物组成主要为石英(SiO2)、赤铁矿αFe2O3、钙长石CaO.Al2O3.2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KCl、NaCl、CaCO、PbO、TiO2、ZnCO3等,溶解盐含量高达19.5%,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54.
超声处理对剩余污泥的粒径和溶出物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有效地发挥微型动物摄食对剩余污泥的减量作用,研究了超声声能密度和超声时间对剩余污泥的粒径和溶出物(蛋白质、多糖、DNA、COD及BOD)溶出的影响.在脉冲比2:1和超声时间10min的条件下,声能密度为0.2W·mL-1时出现一个污泥粒径变化的转折点,当小于转折点时污泥粒径随声能密度增加明显下降,而当大于转折点时污泥粒径几乎不受声能密度影响.在脉冲比2:1和声能密度0.8W·mL-1的条件下,超声时间5min是个转折点.上清液中溶出物的浓度随超声波声能密度或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各溶出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溶出物指标中蛋白质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污泥破解状态.为了得到既能使污泥粒径变小到微型动物可摄食的程度又能使污泥中溶出物的溶出量最少的效果,建议声能密度或超声时间取上述转折点为限值.个数平均粒径(Dn)和重量平均粒径(Dw)分别反映了污泥的几何粒径变化和溶出物的溶出状况,因此,在超声破解污泥-微型动物摄食污泥的污泥减量工艺中可通过Dn和Dw的并用来决定剩余污泥超声处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5.
56.
57.
污泥干化过程中苯系物(BTEX)的释放及其致癌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模拟污泥干化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类型污水污泥苯系物(BTEX)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50-300℃的干化温度范围内,4种污泥的BTEX释放总置在4.20~161.90μg·m-3之间;在温度高于150℃之后,各类污泥中的BTEX释放量大幅增加;而低于150℃的情况下,污泥中BTEX的释放量仅占总BTEX释放量的5.09%.不同温度下污泥的BTEX释放量与其在污泥中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不同类型的污泥其所释放的BTEX组分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污泥中BTEX的含量决定其所释放的数量,而其释放强度则取决于干化温度.对污泥释放BTEX进行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各类污泥在150~300℃下所释放的苯对暴露人员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其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致癌风险更高.控制污泥干化温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BTEX释放,进而降低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8.
59.
以腐殖酸作为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代表,研究了γ-辐照对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γ-辐照对水中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去除作用.腐殖酸初始浓度为10mg·l-1时,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腐殖酸去除率为88.6%,总有机碳减少62.8%,色度去除率为76%.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先增大后减小,而电导率则相反.在相同的辐照剂量下,初始浓度较低的腐殖酸去除率较高.碳酸盐对辐照去除腐殖酸具有抑制作用,中性条件有利于γ-辐照对腐殖酸的去除.辐照去除腐殖酸的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描述. 相似文献
60.
本文测定了成都市街道地表物中的有机碳含量,并利用 W 法检验其分布类型。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为正态分布;地表物粒径增大有机碳含量减小;4种土地利用类型区地表物中有机碳含量是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生活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