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乡镇街道尺度国土“三生”空间功能评价及协调关系研究更面向国土空间优化过程中的人本需求导向和基层精细化治理。研究提出“分维功能评价—协调水平测算—作用方向判别”的整套思路框架。其中,兼顾空间隶属和空间质量双重属性构建“三生”空间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功能间协调水平及各自对整体协调的作用方向,并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所构建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路径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特点,能够在乡镇街道尺度有效识别“三生”空间功能分布格局和空间协调关系。(2)在乡镇街道尺度的较高标准约束下,苏州市“三生”空间功能具有较显著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且“三生”空间功能协调整体水平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协调水平主要受生产、生活空间功能同向作用,生态空间功能的协同作用不足、多呈现反向关系。(3)从城区、乡镇、生态单元等不同空间类型提升“三生”空间综合功能,完善基层国土空间治理的精细化,在更大尺度上实现“三生”空间的整体协调,构建功能复合、风貌相宜、协调共进的国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大都市理论和区位理论为基础 ,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 ,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 ,上海大都市周边的大城市苏州和南通未来发展的城市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 ,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
陈敏标 《环境工程》1990,8(2):44-47
本文分析了苏州市区河网水体污染现状和大运河改道对苏州市河网水量、水质的预断影响。同时考虑到苏州市的气侯条件和地理环境等诸要素的影响,以苏州市区河网水体污染的转移、降解机理为基础,提出了以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源为前提,以建设大规模水生态处理系统和引、排水冲污为主体的,挖淤排泥和防止生活污水、废物随意排入等为辅助措施的苏州市河网水体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
苏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苏州市1990-2004年经济与环境数据, 通过分析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相互关系,探究苏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苏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实证研究表明,苏州市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演替轨迹呈现一定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大部分环境指标尚未达到转折点.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5.
如果说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一座高山,那么两年多来,江苏省已成功探索出一条登山之路,目前要做的是适时调整方向、补充体力、改良装置、加速攀登。日前,笔者深入太湖流域苏州市、张家港市、江阴市、常州武进区、宜兴市和金坛市等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状及现存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6.
通过调研分析苏州大市范围内的农业、工业、生活及交通等相关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2013年苏州市人为源氨排放清单. 结果表明:2013年苏州市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22 020.18 t,排放强度为3.06 t/km2;畜禽养殖、工业源、氮肥施用是苏州市氨排放的主要来源,排放量分别为8 080.99、7 103.50、4 841.23 t,共占氨排放总量的90.94%. 其中,工业源的氨排放分担率为32.25%,高于全国平均值,火电行业和化肥制造行业的氨排放占工业源排放总量的90.14%,烟气脱硝过程的氨逃逸值得关注;在畜禽源中,肉鸡和生猪是最大的氨排放源,二者排放量分别占畜禽养殖氨排放总量的42.59%和37.14%. 太仓、张家港、常熟依次为苏州市氨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最大的3个地区,共占氨排放总量的69.02%,苏州市区氨排放量位列第四但排放强度最低. 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苏州市东北部氨排放较集中,中部排放量较小,周边地区特别是沿江县级市的排放量较大. 研究显示,氨排放清单的建立可为苏州市氨排放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7.
2005年10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苏州市第三中学全体同学的信上批示:请国办转告苏州三中。希望学校把科技话动继续搞好,使青少年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风气推广开来。总理的批示使全校同学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28.
通过选取苏州市8个受国家表彰的绿色社区做样本,开展社区碳汇林调查,得出基础数据,论述中国社区碳中和的现状及预期值,提出在社区范围内,通过碳汇林建设达到碳中和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监理现状,以苏州储备地块为例,分析了其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以环境监理为主,以工程监理为辅,由环境检测单位提供独立监测服务的监理模式的实践特点,以及环境监理、工程监理和环境监测各环节的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监理全覆盖,夯实监理的安全监管责任,以及将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有机结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行业监理规范等建议。  相似文献   
30.
2022年,苏州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安全工作始终抓在手上,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认真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各项规定,把监管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