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采用UV强化草酸络合Fe2+活化过硫酸钠(PS)氧化降解苯胺,研究了UV光照促进苯胺降解的作用机制,考察了pH、草酸浓度和UV光照强度对PS活化及苯胺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UV光照后,草酸络合Fe2+活化PS体系中的PS活化率和苯胺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8%和41%.在该过程中,UV可通过光解或光电离水分子产生·OH、促进发生光化学Fenton反应、直接活化PS等作用机制降解苯胺,但通过光化学反应促进Fe2+循环转化是提高PS持续活化效果和苯胺去除的首要作用机制;中碱性及强酸性环境因不利于Fe(C2O4)3-3形成,会对PS活化过程产生抑制,但当初始pH为7和9时,由于PS活化分解促进反应体系pH下降,PS活化及苯胺降解均取得较好效果;草酸浓度的增加有利于PS活化,但当草酸浓度高于2.5 mmol·L~(-1)时,会对SO·-4产生强烈竞争,导致苯胺降解率出现下降;增加UV光照强度能显著促进PS活化和苯胺氧化去除,当UV光照强度达到117μW·cm-2时,反应150 min后,PS的分解率和苯胺的去除率均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32.
利用Fenton工艺对草酸化工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针对该废水,温度为制约其反应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升温至40℃时,可达到最佳处理效果;Fenton预反应后可能出现pH不升反降的现象,pH=3时处理效果较好;对沉淀时间较长的间歇式处理,絮凝剂PAM的投加意义不大。试验表明,在温度为40℃,pH=3,投加2%的双氧水(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4)时,COD总去除率可达到78%。  相似文献   
33.
主要介绍了采取HGAFS法测定污泥中铅含量的分析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对应用方法提供了相关的仪器参数.在注意事项中重点指出了由于污泥中由于成分复杂,含量相对较高,应该用硫氰酸钾-草酸-高铁氰化钾-邻菲罗啉体系来去除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干扰,并且提出在测定过程中,酸度的影响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34.
以8W黑光灯为光源,γ-FeOOH为催化剂,加入草酸构成光化学Fenton体系,研究了这一体系中橙黄I的光化学脱色动力学;考察了橙黄I的初始浓度、初始pH值和草酸初始浓度对橙黄I光化学脱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橙黄I的脱色与降解,橙黄I光化学脱色一级动力学常数随草酸浓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佳草酸初始浓度为1·8mmol·L-1;溶液pH值的变化也显著影响橙黄I的脱色.光化学反应过程中Fe2+和总Fe的浓度也随草酸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5.
该文以合肥市某废弃的草酸生产场地的Ni、Pb、As、Ba、Cr、Cu、Hg重金属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表层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种重金属最大值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Pb在各土层的最大值均超过了GB 36600-2018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最大值在0~0.5m,其他六种重金属最大值均未超过筛选值。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原料生产过程中的遗撒泄漏,Ba、Hg主要来自污水不达标排放。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9.72%点位的Pb处于中度及以上污染状态,其中重污染集中在酸化车间。潜在生态风险法表明,该场地整体处于轻度风险。  相似文献   
36.
用空气-硝酸活性炭-碱吸收法净化NOx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龙醒 《环境科学》1992,13(1):12-54
本文研究淀粉法生产草酸过程中排放的NO_x废气的处理。先用空气做氧化剂,提高废气中NO_x的氧化度,并经水吸收,可产生13%硝酸,其后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此酸反复喷淋吸收NO_x,使NO_x转化为41%的硝酸。此酸可回收作为淀粉法生产草酸的原料。本文还研究了影响喷淋吸收的因素,如喷淋吸收剂的温度、浓度和喷淋速度以及催化剂品种、粒径大小,并得出喷淋吸收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7.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38.
39.
日光辐照H_2O_2-草酸铁氧化法处理棉浆粕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日光辐照H_2O_2-草酸铁氧化法处理棉浆粕废水.最佳工艺条件为:正午日光辐照10 min,废水pH5.00,废水体积150 mL,H_2O_2加入量2.0 mL,Fe_SO_4·7H_2O加入量0.600 0 g,K_2C_2O_4·H_2O加入量0.290 9 g.在此条件下COD由初始时的3 200 mg/L降至608 mg/L,COD去除率可达81.0%.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处理前后的废水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40.
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D1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亚硝酸以及紫外与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选育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NU-H,与出发菌株相比,CMCase酶活提高69.8%,滤纸酶活提高75.28%,另外木聚糖酶活,还原糖得率也有显著地提高。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研究了突变株纤维素酶对稻草粉水解的最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酶解糖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28 h,纤维素酶浓度为60%,底物浓度3%,pH 4.8,还原糖得率为23.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