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vis/H2O2草酸铁法,对活性艳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H2O2、K2C2O4和Fe2(SO4)3·7H2O的投加量、pH值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和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pH值2.5;30%H2O2的投加量0.1 mL;0.1 mol/L Fe2(SO4)3·7H2O的投加量1.0 mL;0.1 mol/L K2C2O4的投加量1.5 mL;光照时间40 min的最佳条件下,70 mg/L的活性艳红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99.82%。通过对vis/H2O2草酸铁法和Fenton法、H2O2法、草酸铁法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vis/H2O2草酸铁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是一项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的污染治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62.
强化UV/Fenton法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UV/Fenton法处理含苯酚废水时H2 O2 和FeSO4 加入量及苯酚初始浓度对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及C2 O2 -4 对UV/Fenton法的增强效果。 [H2 O2 ]=2 0mmol/L ,[FeSO4 ]=5mmol/L ,反应 2 0min ,苯酚初始浓度为 5 0mg/L时 ,酚去除率达 99%。UV/Fenton体系中引入C2 O2 -4 后可有效提高对紫外和可见光的利用率 ,进而提高了对高浓度苯酚废水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3.
UV/H2O2/草酸铁络合物光降解水中氯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00W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H2O2-草酸铁络合物为光氧化剂,对氯仿水溶液进行了光降解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能有效地使水溶液中氧仿迅速光解脱氯;在等摩尔系列溶液中,Fe3+/草酸根的摩尔比为1:3时,氯仿光解效果最好:溶液pH值对氯仿光解有显著影响,pH值在3-4时光解速率最快;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氯仿大解速率提高,但H2O2浓度较大时,H2O2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温度对氯仿光解反应有一定影响,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6kJ/mol.  相似文献   
64.
一种简便测定六价铬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酸调节溶液酸度测定六价铬,操作简便,显色剂能长期稳定。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相似文献   
65.
采用水热/焙烧法合成了铜铈二元复合催化剂(CuO-CeO2),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以草酸为模型化合物,应用CuO-CeO2为催化剂进行连续流催化臭氧降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25 min时草酸去除率达到97.66%,远高于臭氧(2.66%)、CuO/臭氧(7.38%)和CeO2...  相似文献   
66.
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芯中草酸根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对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色谱分析表明,天山一号冰川所记录的过去43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9.2ng/g (x1s, N=534).草酸根具有一个含量约为2ng/g的背景值,在背景值基础上存在含量的突变峰值,多数峰值的含量超过10ng/g,且其增减过程多局限在1年之内.一号冰川与珠穆朗玛峰远东绒布冰川过去40年的草酸根记录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虽然后者的平均含量是前者的7倍左右,但两冰川的草酸根峰值几乎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明两地区可能拥有同一个草酸根来源或同一类型的来源,因而具有时间上的同期性.草酸根含量的变化与南亚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它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67.
紫外光在臭氧降解不同有机物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O3/UV分别对与臭氧有不同反应活性的对氯苯酚、硝基苯、乙酸和草酸进行了降解试验,结果表明,UV与臭氧化降解的协同作用与目标有机物本身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UV与臭氧的联用反而降低了对氯苯酚的臭氧化降解效率,30min后体系的TOC去除率仅有59%,而单独臭氧化TOC的去除率达到了66%;对硝基苯和草酸而言,UV均明显地提高了臭氧的降解效率,40min时两者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和90%,比单独臭氧化处理分别高出了6%和33%;但是,O3/UV对乙酸几乎无降解活性.在这4种有机物的单独臭氧化降解过程中,除对氯苯酚外,水中均可检测到溶解臭氧.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目标有机物对紫外光的吸收及单独臭氧化过程水中溶解臭氧的存在是O3/UV降解效率提高的必要条件.除UV对目标有机物的活化作用外,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H2O2也是O3/UV降解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UV分解溶解臭氧在此过程可能仅起了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8.
草酸盐影响污染土壤中砷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取3种砷污染土壤,以草酸钾为提取剂在pH为5.5时解吸污染土壤中的砷,研究了草酸盐从0~10.0mmol·L-1浓度范围内对污染土壤中砷的释放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砷的释放量随提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提取时间6h左右砷释放量最大.3价砷、5价砷的释放量随草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5价砷释放量较3价砷大.同时发现土壤中Fe、Al的共同释放量与砷的释放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9.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以柠檬酸和草酸作为萃取剂,采用态浸提的方式探讨萃取剂/土壤比例(酸土比)和萃取时间对土壤中Pb、Zn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柠檬酸、草酸的最佳酸土比分别为10%和5%。2)柠檬酸和草酸通过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达到修复的目的。3)柠檬酸和草酸对Pb和Zn的静态浸取时间分别为10 d和5 d。柠檬酸和草酸对重金属Pb和Zn的静态浸取过程遵循改进后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0.
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可降解氯代吡啶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AAP)的丝状真菌菌株IM-3,经形态观察和18S rDNA序列比对,IM-3菌株被鉴定为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培养14 d,P. oxalicum IM-3在矿物盐培养基中可降解41.6%的啶虫脒、14.1%的吡虫啉(IMI),但不降解噻虫啉(THI)和烯啶虫胺(NIT).HPLC和LC-MS/MS分析显示,啶虫脒降解途径为N-脱甲基生成IM 2-1和氧化断裂氰基亚胺基生成IM 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