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无菌条件下研究了伯克氏菌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初生幼苗耐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伯克氏菌D54能在含500mg·L^-1Cd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显示出极强的耐镉能力。在50 mg·L^-1的镉胁迫下,接种伯克氏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但在其他镉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接种伯克氏菌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没有影响,但在10 mg·L^-1Cd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能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初生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总数和耐性系数。接种伯克氏菌对初生幼苗的芽鲜重无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根鲜重。在50 mg·L^-1和100 mg·L^-1的高浓度镉处理下,接种伯克氏菌对根系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光照、温度、赤霉素对迎阳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对其种子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迎阳报春成熟种子为黄褐色,呈不规则卵圆形或多面形,种子细小,千粒重为89.52±0.25mg.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0℃,对光敏感,光照条件下萌发率较高,萌发进程较快;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萌发持续时间缩短,但对种子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
用渗透势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外界环境水分条件,对高梁不同品种的种子在萌动、萌发及成苗3个阶段水分需求的量化研究表明:种子的抗旱性随吸水进程的推进而减弱,种子在萌动、萌发及出士成苗的时间(t)与外界环境水势(w)之间存在着1/t=a+bw的关系,据此推算不同品种在不同成苗阶段的需水阈值,发现不同品种在同一成苗过程中对环境水分条件的反应不同,抗旱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84.
草莓灰霉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以及一些激素、维生素等因素对灰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发现灰霉孢子萌发的最适pH有两个峰值,且在不同峰值下萌发管数明显不同;Ca2 、Fe3 等离子能有效刺激孢子萌发.通过正交实验对灰霉孢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了优化,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激动素0.01mg/mL,赤霉素0.05mg/mL,维生素B20.15mg/mL,FeCl30.15mg/mL,CaCl20.2mg/mL,不添加CoCl2的萌发率达到了93.3%以上.图6参10  相似文献   
85.
抗坏血酸与种子萌发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30℃条件下萌发,剥去种皮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种子大约在d6开始出芽,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sk)种子约d3就开始出芽。测量这个过程种子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磷酸戊糖途径的二种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活性,以及呼吸链电子传递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抗坏血酸氧化酶被激活,抗坏血酸含量明显下降;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活性呈明显的负相关,显示萌发过程中种子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可能有利于呼吸途径向磷酸戊糖支路的转移;同时,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氰呼吸增强,表明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抗氰呼吸密切相关。图5参16。  相似文献   
86.
首次报道了鞭式节丛孢的氯化钠和氯化镉耐受性,在查氏平板上培养39d,鞭式节丛孢对氯化钠的最高耐受浓度为0.6mol L^-1,对氯化镉的最高耐受浓度为3.0mmol L^-1;在LCMA平板上,0.18mol L^-1氯化钠抑制三维菌网的形成,0.30mol L^-1氯化钠抑制厚垣孢子的萌发,0.05mmol L^-1氯化镉抑制三维菌网形成,0.07mmol L^-1氯化镉抑制厚垣孢子萌发.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UV-B辐射增加与酸雨的复合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加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酸雨处理降低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UV-B辐射增加与酸雨的复合处理,降低了幼苗的株高、绿叶数、叶面积、干质量、叶绿素和蒸腾速率,复合胁迫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单一因子胁迫,并且下降幅度受UV-B辐射强度与酸雨pH的影响。UV-B辐射增加与酸雨处理在抑制幼苗生长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8.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铜(Cu)和锌(Zn)单一及其复合污染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0μmol/L)铜、锌单一及其复合处理对西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增加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促进r幼芽和幼根的伸长生长;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高浓度(200 μmol/L)铜、锌单一及复合处理对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  相似文献   
89.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三种废塑料再生产品对生菜种子萌发及根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菜种子发芽阶段,再生塑料和再生建材对生菜种子发芽率影响都不大,但低浓度的再生油就已对生菜种子发芽率产生了很大的抑制效应,如500mg/kg处理时,发芽率为对照的61.5%,极显著地低于对照(P0.01)。在生菜生长阶段,随着废塑料再生产品处理浓度的增加,对生菜根长和芽长的抑制作用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再生塑料和再生建材对生菜种子发芽率及根、芽长受抑制的敏感性依次为根长芽长发芽率,而对于再生油,根、芽长受污染胁迫抑制明显,当污染浓度为15000mg/kg时,根长抑制率已达到了67.1%±2.1%,芽长抑制率高达77.8%±2.2%,三项指标对再生油胁迫的敏感性则表现为发芽率芽长根长。  相似文献   
90.
研究了外来入侵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 000~4 000、4 000和2 000~4 000μg·mL-1美洲商陆醇提取物分别对大白菜、北美车前和马唐种子萌发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1 000~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马唐种子萌发率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2.22%、46.56%、32.69%和28.57%。250~500μg·mL-1醇提取物和250~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幼苗根长,250~1 000μg·mL-1醇提取物和250~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幼苗苗高,以及500μg·mL-1水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幼苗干质量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最大促进率分别为21.32%、37.89%、12.94%、32.07%和18.81%。1 000~4 000μg·mL-1醇提取物和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大白菜幼苗根长,2 000~4 000μg·mL-1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大白菜幼苗苗高,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大白菜幼苗干质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7.00%、20.95%、25.63%、22.30%和13.67%。250~1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北美车前幼苗根长,250~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北美车前苗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1 000~4 000μg·mL-1醇提取物对北美车前幼苗根长,4 000μg·mL-1醇提取物对北美车前苗高和干质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8.06%、29.72%和18.36%。500~4 000、1 000~4 000和2 000~4 000μg·mL-1醇提取物分别对马唐幼苗根长、苗高及干质量,4 000μg·mL-1水提取物对马唐幼苗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分别为70.31%、44.65%、42.43%和35.50%。由此可见,美洲商陆对大白菜、北美车前和马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作用,对入侵植物黄花草木樨具有化感促进作用,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增强了美洲商陆的入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