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80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05篇
综合类   638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61.
162.
163.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自20世纪初形成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它经历了从初期以强调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为主,到主张在保障失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积极促进再就业的历史转变,并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4.
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138号),2006年山东省淄博市全面展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退休人员全部实行新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文通过新旧计发办法对比,对新办法运行情况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5.
我国的工资分配经历了由国家分配到市场决定的转变,在这个历史转轨过程中,国家逐步退出对工资分配的直接干预,转而注重对工资的底限保护,工资水平开始由市场决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被激发出来,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得到了迅速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6.
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严重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鉴于此,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广大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重视备课,提升备课质量;讲课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精于设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四方面就此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真正实现新课改。  相似文献   
167.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可持续性,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中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出发,探讨了其监管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保障服务,继而针对深化环评机制"放管服"改革进行了相应思考。  相似文献   
168.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我国教育部门逐步推行了新课程教学改革,旨在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自2002年我国推出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二年的历史,这十二年来西藏地区不断发展,扎实推进新课程,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有发展亦有不足,结合教学实践,针对西藏山南地区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谈谈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9.
数字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3月27日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国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达1000个左右,择优建设一批国家级低碳示范社区,并将把低碳社区试点开展情况纳入对各省(区、市)碳强度下降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选择一批示范效果特别突出的社区,授予"国家低碳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70.
教师的幸福是其身为具体而完整的个人的幸福,涵盖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与伦理幸福三个方面。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更多的、更繁重的工作,引起了教师的情感冲突,造成了教师的自我混乱,从而导致了教师幸福的困境。破解这一困境需要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确保教师合理的利益回报;理解教师的情感,消解教师内心的不安;赏识教师,归还教师改革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