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菌龄对恶臭假单胞菌吸附铜离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菌龄对恶臭假单胞菌5-x(P.putida5-x)表面壁膜系统吸附Cu2+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细胞的壁膜对Cu2+吸附能力有显著差异,18h的最低,之后随着菌龄增加而上升,在36h达到最大.细胞壁膜的主要组分肽聚糖(PEG)层、外膜和内膜是细胞壁膜吸附Cu2+的主要场所.细胞壁膜的Cu2+吸附能力随菌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壁膜中的外膜、内膜与PEG层的含量以及外膜和内膜对Cu2+的吸附能力随菌龄的变化.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脂多糖的含量,以及内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含量随菌龄的变化是导致不同菌龄细胞外膜和内膜的Cu2+吸附能力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为了实现污水处理的深度脱氮除磷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分别采用生物吸附/A~2O和生物吸附/MBR/硫铁自养反硝化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吸附工艺可以快速富集进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剩余污泥采用厌氧发酵方式处理,用于生产优质碳源.两套污水处理工艺均获得了优质水质,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5、7和0.4 mg·L~(-1)以下.优质碳源投加到A~2O和MBR工艺段,碳源环境的改善使得污泥增长率和氮的同化比例显著提高,第4阶段污泥产率分别达到0.59和0.49 g·g~(-1)(以每g COD产VSS量(g)计),氮的同化率分别达到66%和59%.此外,污泥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也显著增长,A~2O工艺段增长率分别为34.7%和31.2%,MBR工艺段相应的增长率分别为19.7%和18.3%,实现了蛋白质源污泥的增量,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73.
鱼翅与燕窝、海参、鲍鱼一起被称为四大美味,历来被视为益寿、养颜的珍品。“这些所谓的珍稀食物在营养价值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多位营养专家日前表示,这些昂贵的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而蛋白质在其他食物中也有,甚至含量更丰富,品质更优良。  相似文献   
74.
磁性分子印迹材料(MMIPs)具有识别性强、化学和物理稳定性高、生物兼容性好、回收简单、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已发展成为高亲和性、高选择性分离小分子物质的重要手段.生物大分子,如糖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因其传质阻力大、结构复杂,MMIPs在生物大分子分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本文简要介绍了MMIPs技术的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重点综述了MMIPs分离生物大分子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MMIPs在生物大分子分离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偏爱海鲜的人可要大饱口福啦,当然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一定得注意一些饮食禁忌,比如说吃海鲜喝什么酒?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吃海鲜的禁忌吧。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偏爱海鲜的人可要大饱口福啦,吃海鲜追求的是其鲜美的味道、滑嫩的口感,面对市面上各色各样的海鲜和形形色色的烹饪加工方法,你在品尝之余,可得留个心眼,若在细节上稍不注意,最后只会让你的健康遭殃哦。  相似文献   
76.
<正>误区一:吃蛋白质粉,增强免疫力首先,正常人可以通过日常均衡的饮食获取充足的蛋白质,不需要用蛋白质粉。其次,免疫力低下不等于缺乏蛋白质。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与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并且,有研究表明,长期靠蛋白质粉维持机体活力,会降低肠胃功能及机体抵抗力。尤其是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及儿童,肠胃正需要锻炼的时期,靠捷径补充营养素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77.
青霉素菌渣资源化为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霉素菌渣资源化为饲料原料潜在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抗生素制药厂发酵剩余培养基(即青霉素菌渣)为研究对象,利用元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对菌渣中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凯氏定氮法、DNS法、索氏提取法对其基本营养物质氨基酸、粗蛋白、总糖及脂肪含量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C、N、S、H 4种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其中,动物体有机体常量元素C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34.52%。相对而言,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其中K、Na等常量元素含量较高,4种重金属污染物Cd、Cr、Hg、Pb含量与相关国家饲料安全标准对照而得,均低于下限水平。此外,以蛋白质、脂肪和总糖含量为考察指标评价了青霉素菌渣的营养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更有利于动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青霉素菌渣具有较高的潜在营养特性,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较高,分别为568.767、82.919、320.51 mg/g,同时各种为生命体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其中苯丙氨酸、蛋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8.
Computing chemistry was applied to understand biotransforrnation mechanism of a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endosulfan. The stereo specific metabolic activity of human CYP-2B6 (cytochrome P450) on endosulfan has been well demonstrated. Sequence and structural similarity 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bacterium Bacillus megaterium encodes CYP-BM3, which is similar to CYP-2B6. The functional similarity was studied at organism level by batch-scale studies and it was proved that B. megaterium could metabolize endosulfan to endosulfan sulfate, as CYP-2B6 does in human system. The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also confirmed the possible role of CYP-BM3 in endosulfan metabolism. Thu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in structure based in-silico approach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identify microbes for remediation strategy developmen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which has extrapolated the bacterial gene for endosulfan biotransformation through in silico prediction approach for metabolic gene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79.
魔芋葡甘聚糖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魔芋葡甘聚糖具有其特殊的特性,对其进行改性可应用作环境友好材料这方面已有报道过,但这些改性大部分是化学改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文就其发展研究状况作了概述,并探讨其与蛋白质共混胶应用于水处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混凝法从利福霉素SV钠药渣中回收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钙盐和Polyacrylamide(PAM)混凝的处理方法,从利福霉素SV钠药渣中回收粗蛋白.药渣含水89%左右,具有蛋白质胶体溶液的性质.处理后机械脱水率提高到64%以上.与盐析法比较,机械脱水能耗上升,而处理药剂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成本降低200元/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