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80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49篇 |
废物处理 | 75篇 |
环保管理 | 1333篇 |
综合类 | 4333篇 |
基础理论 | 160篇 |
污染及防治 | 1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87篇 |
社会与环境 | 154篇 |
灾害及防治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30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191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966篇 |
2013年 | 559篇 |
2012年 | 560篇 |
2011年 | 574篇 |
2010年 | 417篇 |
2009年 | 447篇 |
2008年 | 605篇 |
2007年 | 675篇 |
2006年 | 527篇 |
2005年 | 472篇 |
2004年 | 319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251篇 |
2001年 | 150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71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西北地区种植业需水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面积定额法估算泾河流域31个县的农作物需水量,从农作物需水结构着手,探讨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农作物需水量总计740 543.20万m3,农作物需水占总需水量的比例较高,为41.58%。粮食作物需水定额较经济作物高;就具体作物而言,菜、瓜类、水稻、棉花等需水定额较高,向日葵、薯类、胡麻等较低。各县(区)单位面积需水量差异较大,平均值为4 583 m3.hm-2;泾阳县最高,为5 682 m3.hm-2,定边县最低,为4 022 m3.hm-2。由于事先设定大多数作物的需水定额不随县(区)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需水量与作物结构密切相关。农业用水浪费严重,使泾河流域农作物实际用水量远高于需水量的理论计算值。为此,提出合理利用泾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的4项对策:调整种植业结构;多角度实施农业节水;完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定量方法;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林牧业。 相似文献
302.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农户经济行为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环境后果。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微观上农户的职业选择对于我国广大农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村环境状况。我国目前的农村环境状况之所以呈现出种种不同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农户经济行为方式选择所造成的。因此,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离不开对农户生存状态的认识和研究,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和改善农户的生存状态,才能达到持续利用与保护农村环境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03.
环境行政强制包括环境行政强制措施和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在基层环境执法实践中,环境行政强制措施尤其是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拓展环境行政强制措施,给予环保部门一定的行政强制执行权是提高基层环境执法效率和遏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4.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矛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开发利用与规划工作已被国家列入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回顾国内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研究,可以概括为解决了开发情况介绍、开发效益分析、内部环境研究、利用规划管理4类,只要我们解决了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可更好推动我国地下空间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5.
随着"红色旅游"在中国旅游业的异军突起,广西百色市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凭借自有优势,逐渐成为中国南疆红色旅游的一颗耀眼"红星"。分析了百色市近几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借此探讨了该市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促使百色市的红色旅游得以更加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06.
307.
郑少尉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27-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环境法治.本文站在完善环境立法的角度,从生态文明的內涵及价值取向、我国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环境立法的建议等方面做简单论述,以期逐步落实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08.
3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