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明确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识别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首先,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Web版引文数据库(WOS),给出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广义定义与泛在特征,将常见异常行为划分为危害行为、不合群行为和违规行为3类;其次,从数据和技术基础视域,将现有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划分为人工设计法、人体骨架法、红绿蓝(RGB)图像法和可穿戴传感器法4类;然后,梳理国内外主流人群异常行为数据集,分析相关算法在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最后,从可用数据集和数据融合检测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方法局限性,给出未来研究方向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4类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异常行为识别领域缺乏行为种类丰富、定义清晰、高质量的人群异常行为数据集;未来研究应聚焦稳健性强、准确率高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模型及算法;探索多维数据融合互补检测方法,提升异常行为识别理论成果的应用场景的自洽性和自适应性,提高公共场所人群安全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3.
34.
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与资源的耗竭,对城市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愈显重要。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能源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将微观仿真技术(PARAMICS)与机动车综合排放模型(CMEM)结合,构建了微观交通尾气模拟分析平台,获取了动态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燃油消耗量,实现了节能减排效益的定量预评估。最后,以广州一处人行天桥修建为例进行节能减排效果评价,发现人行天桥的修建将会使天桥附近路段尾气排放综合降低82.6%、油耗降低80%,一年减少经济损失约90万元;将研究结果与天桥建成前后实测数据对比,所得结果趋势一致,这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35.
《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人行横道“绝对优先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新理念得到了广大交通参与人的赞赏和拥护,然而,在新法实施近三个月的今天,笔者在街头观察到,不少机动车行至斑马线前照样旁若无人地黄冲直闯,吓得行人特别是老者和小孩子惊慌失措,这些蔑视行人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6.
今年9月15日,我省《海峡都市报》在福州对行人的交通意识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分发卷收回100份有效卷,发现有59%的行人承认闯过红灯,有78%的行人曾逆行。下面是此次调查结果的图示表: 相似文献
37.
应用HyperMesh建立发动机罩和行人头部的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人的头部与钢质、铝质发动机罩相撞时的动态响应问题,并经试验验证。对头模撞击铝质发动机罩与钢质发动机罩作了比较,得出铝质发动机罩对行人头部具有更好保护效果的结论。对铝质发动机罩内、外板的厚度进行改进设计,得到综合轻量化、刚度及安全性3方面的要求都比较好的设计方案。最后对铝质发动机罩的内板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减重效果最好、具有优异的行人碰撞保护性能的铝质发动机罩结构。 相似文献
38.
39.
何芳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1,(6):49-4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发布的一项新的国际标准——ISO11096:2011《道路车辆-行人防护-对行人大腿、腿和膝盖碰撞试验方法》,定义了新的碰撞试验方法,这将降低由于危险的汽车设计而引起的大量的行人腿所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