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刘洋 《劳动保护》2003,(12):24-26
近几年来,通过开展关井压产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取缔、关闭了一批无证非法开采以及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技术落后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有效地遏制了煤炭生产秩序混乱的局面,乡镇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安全状况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我国乡镇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如何推进乡镇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创新.促进乡镇煤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乡镇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煤矿监察二司司长王树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已成为必然。环境保护行政处罚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目前正逐步得到加强,它的主体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基本原则是以违法事实为依据.以环保法律为准绳。先调查取证,后作出处罚。环境管理部门或环境执法机关在履行职责、依法讨政时,如果不能正确使用自由我最权,量罚有失公正或不当,不但会影响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环境纠纷和争议,而且还会直接影响环保执法机关的威信。因此,处罚的正确裁量.对于环境执法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环境执法的效果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2000年5月,某市工商局接到永新电子公司的举报,称广通电子公司在其商品上使用的文字及图形商标,与自己公司的注册商标近似,要求工商局查处.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护》2004,(10):76-78
十一、《刑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应当承担什么刑事责任?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是一种不履行职责的行为,是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若因此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们利益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劳动科学》2004,(1):63-63
《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于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劳动保障监察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指导思想柳州市安全生产阳光执法的指导思想是为人民服务,以《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转变执法人员的执法观念,树立执法为民,切实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为核心内容,规范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增加执法过程的透明  相似文献   
19.
某市政府为了加强对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的管理.发布了《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中规定,没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在本市就业.必须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就业证。对招用外地务工人员但未给其办理就业证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该市劳动保障局在日常巡视执法中,发现某装修公司的10名设计师没有就业证,于是依据《通知》作出了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某装修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庭上,某装修公司认为,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非法,请求撤销。理由是:1.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必须办理就业证,公司的行为并不违法。2.该行政处罚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因为所依据的政府《通知》违反了《行政处罚法》,不具有法律效力。某市劳动保障局辩称.《通知》是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理应成为劳动保障局的执法依据。劳动保障局依据《通知》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正确,请求法院维持。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市劳动保障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适用法律错误,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判决撤销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20.
《江苏劳动保护》2005,(9):14-15
第二十三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