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1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对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汇编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案件是由于行政机关未依法告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造成的。而对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过程中需要告知听证权利的范围尤其是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很多人也存在理解不一致的情况。由此笔者在此作一探讨,以期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中应当执行的较大数额罚款范围。  相似文献   
52.
《环境教育》2013,(10):67-67
南京市环保局近日高调公示今年1至8月全市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限期治理和限期整改情况的通告。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负责人介绍,这是根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保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和要求公开的,而早些时候,已经公布20多家拒不接受处罚的"环保老赖"。  相似文献   
53.
问对醉驾入刑问题,我看报时发现有这样一段文字,是最高人民法院领导说的:"各地法院要注意与行政处罚的衔接,防止本可依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的行为,直接诉至法院追究刑事责任。"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54.
施倚 《劳动保护》2011,(10):113-113
编辑同志:国家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机制。请问,风险抵押金的存储标准如何规定? 贵州 曹帆 曹帆先生: 根据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5]918号)、《财政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6]369号)、《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5号)的规定,国家相关部门对风险抵押金的存储都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55.
创新“阳光执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到推行安全生产说理式行政执法,再到推行安全生产说理式"阳光执法",海门市安全监管局不断创新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模式,防范和化解了行政执法中的纠纷,有效提升了安监部门整体的执法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6.
从目前的环境执法实践来看,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双罚制已经比较普遍,但执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本文试图分析这一制度在环境立法中的相关条款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立法不完善给执法实践带来的风险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环境立法的建议,谨慎立法、限制双罚制适用领域,统一立法以实现制度贯通与区域平衡,细化立法来准确界定双罚制的适用范围,以期进一步完善环境行政处罚双罚制度,为环境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7.
徐景涛 《交通环保》2000,21(4):39-41
对船舶发生油污事故的种类和可能来源,事故调查处理方法做了简要论述,同时对船舶发生污染事故后,主管机关如何对违法行为帮出行政处罚以及如何调解处理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纠纷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8.
华伟  史艺华 《环境保护》2007,(3B):74-75
2005年6月,上海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一年来环保执法结果,22家污染严重、扰民严重的排污企业,上了“排污黑名单”,其中14家企业被限期治理,8家企业受到行政处罚。这22家重污染企业中,印染企业就有5家,占到22.7%。[编者按]  相似文献   
59.
“限期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文章从四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限期治理”决定不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即“限期治理”决定不具有行政处罚的一般特征;“限期治理”决定并并未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作任何否定;该决定不会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固有权利义务的消长;从“环保法”法典的篇章结构安排上和行政行为的性质上分析,“限期治理”决定也不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正确理解“限期治理”的法律性质,可以避免对企业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