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吉林劳动保护》2012,(2):17-18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沈亮就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以及相关受贿、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随着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各地环境污染纠纷不断增加,且面广量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环保案件逐渐增多。由于污染损害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科学地鉴定污染原因和损害后果,对人民法院的审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3.
为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经省政府同意,2009年5月14日,省环保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决定对6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施省级挂牌督办。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74.
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颁布,其中关于环境污染责任虽然仅有4个条款,但它是在总结近些年环境侵权案件面临法律问题基础上形成。为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75.
以朝阳市为例,分析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布局不尽合理、环保前置审批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执法尚未形成合力等,并针对朝阳市环境信访与投诉案件的形式和特点,提出了将环保工作纳入城市规划全过程、控制源头审批、建立完善信访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6.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对终局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范畴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劳动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产生的争议,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即通常所称“一裁终局”。  相似文献   
77.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的针对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防止发生校园重大恶性案件。  相似文献   
78.
英国零售业联盟(BRC)组织了2009年英国零售业犯罪状况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零售店铺盗窃案件的数量在过去的一年里增加了1/3。在一天24小时的每一分钟都有案件发生;同时暴力事件和对虐待店员的事件也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79.
因解除劳动关系引发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的纠纷,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劳资双方不存在书面的辞职或者辞退通知,由此形成各执己见的冲突。当职工主张被用人单位口头辞退时,用人单位则会反驳职工自动离职,由于双方均无确凿证据,法官应如何分配举证责任?笔者以为,辞职与自动离职均属于离职行为,也是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无论从辞职与自动离职的程序上,还是从两者实体上所需要的手续,用人单位均难以免除其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80.
涉及职工人事档案方面的纠纷因其可供参考的成熟判例极少,是行政审判领域中的一个难题。司法审查中存在对案件性质有争议、相关立法供给不足等问题。与民事诉讼模式相比,以行政诉讼方式处理人事档案纠纷的模式更具优势。同时,在行政行为发生时间点、相关证据审查和追加第三人等方面,应能动地构建涉职工人事档案行政诉讼案件司法审查的基本思路,不仅有助于为审判人员提供审理的思路和方向,也将有助于案件纠纷的公正、高效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