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20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84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4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用氯和氢氧同位素揭示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和δD、δ18O值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秦皇岛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洋戴河平原地表河水来源于中上游水库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且河水沿程受到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更低的支流或灌渠水补给,从而使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呈现沿程逐渐降低的现象.山前丘陵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洪积扇及山麓地带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的蒸发作用影响,除了接受丘陵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外,洋河附近地下水还受到洋河水库水的混合.研究区西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和大泥河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约为13%,而东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本地污水和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不超过9%.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主要由本区地下淡水和海水(海水混合比率不超过10%)混合而成,并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水或农田灌溉水的补给,其中,浦河一带是地表水或灌溉水补给较为明显的地段.  相似文献   
32.
2010年8月在牙门气泡的湖心位置采集了柱状沉积岩心.采用HNO3-HClO4-HF联合消解并运用ICP-MS测试了柱状沉积岩心中金属元素Cr、Cu、Mn、Ni、Fe、Pb、Zn、Cd、Al、Ba、Ca、K、Li、Mg、Na和Sr的含量,结合沉积岩心年代测定,研究了该湖区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演化特征及污染历史.应用富集系数法探讨了湖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950年以前各元素含量变化趋势平稳,1950~1990年间波动较大,1990年以后金属元素Mn、Zn、Cd、Pb、Fe、Ni、Cr、Cu、Ca、Li和Sr浓度明显增加.牙门气泡重金属元素Mn、Zn、Cd、Pb存在轻微污染,而Ni、Cr和Cu无污染.  相似文献   
33.
本文针对采掘业并工开采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根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凯达煤矿为例,就地下水导水裂隙带、地下水影响范围、含水层、居民水井等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产生的影响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4.
小秦岭地体新太古代构造-岩石单位由老到新划分为观音堂岩组、焕池峪岩组、杨寨峪灰岩色片麻岩组、斜长角闪岩组和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组。杨寨峪灰色片麻岩组、观音堂岩组和焕池峪岩组呈侵入-构造接触关系,斜长角闪岩组和四范沟片麻状花岗岩组依次侵入于先成岩组中。  相似文献   
35.
在高陡岩质边坡覆绿工程中,岩体裂隙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岩体裂隙可以截留和储存土壤、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并保持稳定,同时导通水分和空气,构建出完整的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境。这对边坡的生态恢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整合锦屏山高陡岩质边坡进行岩体裂隙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地质学理论,通过对岩体裂隙空间、裂隙的优势方向、裂隙的连通性以及裂隙内的温湿度条件等当地岩体裂隙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良好的裂隙条件可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地境条件要求,为人工构建地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理论依据。通过对岩体裂隙的有效利用,能够使复绿工作种植的植物长期稳定的生长,从而帮助生态环境向可自我调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6.
以洛阳市宜阳锦屏山采石场高陡岩质边坡为例,通过对锦屏山高陡岩质边坡岩壁裂隙发育情况、裂隙的温湿度和裂隙内土壤肥力等植物立地条件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岩壁发育的裂隙可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根系发育空间,裂隙内留存的土壤肥力高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裂隙内的温湿度条件适宜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若能对这些岩壁条件合理利用,并加以适当的人工改造,可实现高陡岩质边坡的快速覆绿,对废弃采石场陡壁小生境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预腐蚀LY12CZ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铝合金预腐蚀疲劳的寿命评估模型。方法利用损伤力学模型,建立预腐蚀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LY12CZ铝合金进行预腐蚀疲劳的验证性实验。结果利用损伤力学建立的模型所得到的预腐蚀铝合金试件的疲劳寿命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良好。结论基于损伤力学的铝合金预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榆阳煤矿覆岩赋存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采动岩体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采动引起的覆岩破坏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最大值为50m;采用WSD-2数字声波仪测定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得知覆岩中泥岩强度大于砂岩,且抗压与抗拉强度的比值较高,使得岩层呈脆性材料特征,对导水裂隙带的发育有利,这样给保水开采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39.
低瓦斯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分析了近期发生在一些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爆炸事故,结合对福建煤矿曾经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的分析和研讨,认为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对瓦斯防治重视不够、未能准确地确定瓦斯的爆炸下限浓度及瓦斯混合气体在强点火能下会降低瓦斯爆炸浓度下限等主观上的原因,还有因采深加大致使瓦斯涌出量增加、瓦斯监测系统不到位等客观上的原因。着重从大量的试验证明了在强点火能下瓦斯混合气体爆炸浓度下限大幅降低的事实,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对瓦斯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0.
本文研究了基于综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和演化算法的位移反演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变形反演分析中。以茅坪溪一期工程原型观测成果为依据,反演出能够正确反映坝体变形特性的邓肯-张EB模型参数,从而预测了施工期末和蓄水期末该坝的变形特性,并基于总应力法研究了心墙水力劈裂破坏发生的可能性,为茅坪溪堆石坝运行期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茅坪溪心墙堆石坝不会发生水力劈裂破坏,该坝蓄水后虽然水压上升,但心墙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