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0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86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5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农村水环境治理行动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下,我国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农村水环境也存在着"边治理、边污染"和地方政府监管乏力问题,究其根源是缺乏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内生机制,在中央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财力的同时,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却存在不同利益诉求和行为导向冲突,因而厘清农村水环境治理行动中的主体博弈关系有助于突破此现实困境,形成良好的行动机制。本文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博弈主体在农村水环境治理行动中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演化具有多重复杂情景,在良好的演化情景下,只要农户参与治理的意愿高,地方政府最终将趋向于引导行动,企业也相应选择净化策略,三方实现共同治理,农村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相反地,在不良演化情景下,即使农户愿意参与治理、或企业愿意采取净化策略,都无法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系统中其他主体的响应,系统将锁定于不良状态,最终造成农村水环境治理的"公地悲剧";在一般情景下,通过调节各方策略的参数值,发现只要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引导和扶持策略保障农户从参与农村水环境治理中获得切实利益,可使系统跳出不良状态,形成三方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实例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只要政府和企业联合行动以切实保障农户的利益,就有利于促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提升。据此提出促进三方共同参与、保障农户利益的农村水环境治理行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2.
我国的环境规制政策由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状况。由于区域环境污染具有跨界性,在环境规制的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博弈关系。根据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博弈呈现出的长期性和动态性,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未引入约束机制和约束机制下的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不会受到政府间外部效应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不执行环境规制行为的处罚力度、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以及不执行环境规制的污染排放增加量,是影响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决策的重要因素。在未引入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通过权衡环境规制收益和环境规制成本进行策略选择,当环境规制净收益为正时,选择执行环境规制的地方政府数量会逐渐增加;当环境规制净收益为负时,选择执行环境规制的地方政府数量会逐渐降低。缺乏约束的地方政府很可能陷入环境规制决策的"囚徒困境"。而约束机制的引入可以引导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决策向"帕累托改进"的方向演化,通过降低环境规制成本、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力度以及提高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促进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高效执行。  相似文献   
583.
目前,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违规建设监管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效益和建设进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监管机制的内在机理、利益相关者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和参数设定,建立了“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3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然后,通过不同策略下各主体的支付矩阵得到了复制动态方程,求解了三方利益主体的策略选择和均衡点;最后,构建了包含3个利益主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博弈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深入研究了演化博弈模型中敏感参数对三方利益主体演化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策略选择对监管成本、媒体可信度、政府声誉损失值较为敏感;开发商策略选择对处罚力度、社会形象损失值较为敏感;社会公众策略选择对监管收益较为敏感。因此,在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过程中,应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管,并通过降低政府监管成本、提高开发商违规建设的惩罚力度及额外信誉损失、加强与舆论媒体的合作、提高舆论媒体可信度等方式,促进建立有效的项目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84.
对地面爆炸所诱发的地震波进行试验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对其时空演化和频率特征进行了分析.地面爆炸地震波R波前沿陡峭,具有冲击特征.随着距离的增大,质点振动时间逐渐拉长,P、S波逐渐明显且高频分量逐渐增加.P、R波的初振方向在一定距离上发生翻转,原因可能为震源临近区域初振方向由震源函数决定,而远离震源处初振方向由震源函数对...  相似文献   
585.
为了解决新源煤矿在近距离煤层群赋存条件下采用倾向穿层钻孔抽采邻近煤(岩)层卸压瓦斯,抽采瓦斯浓度低,抽采率不达标,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严重等问题。通过采用UDEC软件模拟采动覆岩移动破坏规律,获得开采2号煤层时上覆岩层裂隙带范围9~16m,确定倾向穿层钻孔合理布孔参数,钻孔倾角:21°~26°,孔深:44~47m。经在2219工作面试验考察,与原始参数钻孔抽采效果相比,钻孔平均瓦斯抽采浓度增加6倍多,抽采纯量增加15倍多,有效抽采距离增加3倍多,倾向穿层钻孔抽采率从20%提高到56.8%,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能够控制在0.5%以下,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86.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主客观赋权法对影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多主体演化模型模拟海洋经济的四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探寻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经过如下两步走的路径:首先以保护海洋资源环境为主导,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资源环境修复和保护;其次当海洋资源环境修复到一定程度后,选择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87.
为探究京津冀城市群防灾韧性的时空演化,基于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防灾韧性评估结果,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空间自相关模型、收敛检验法以及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不同时期京津冀城市群防灾韧性水平时空动态演进分布格局及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防灾韧性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间的防灾韧性水平差距也逐渐增大,河北省的防灾韧性水平较低且增长较缓慢,与北京市和天津市有较大差距;区域整体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特征,不存在显著的集聚与收敛特征,未来还需不断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88.
台风灾害是影响我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为了更加科学地认识台风灾害引发的各类风险与影响,把握台风灾害演化的路径及其防控重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灾害复杂网络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基于1980—2020年间对深圳市造成影响的台风灾害,将灾害事件作为网络节点,事件关联关系为网络连接边,构建深圳市台风灾害复杂网络。引入复杂网络特征参数,构造台风灾害演化网络的节点综合重要度和连接边脆弱度。基于灾害事件发生概率和风险减缓因子构建了深圳市台风灾害链风险评价模型,对深圳市台风灾害演化过程中较为典型的灾害链条风险值进行了定量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台风灾害网络中的重要环节,得到风险较高的灾害演化链条,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9.
阿来 《绿叶》2014,(10):97-106
正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爱植物,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这种自然演化的一个美丽奇迹。因为,植物最初出现在地球上时,是没有花的。直到一亿多年前,那些进化造就的新植物才突然放出了花朵。虽然,对于植物本身来讲,花意味的就是性,就是因繁殖的需要产生的传播策略。但人从有最初的文明以来,就在赞叹花朵匪夷所思的结构,描摹花朵如有神助的设色,提炼或模仿令人心醉的花香。荷今年的天气总归是奇怪的。雨水说来就来,从不经酝酿与铺垫。而且,  相似文献   
5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