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5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5月6日2时48分,西安地铁3号线东二环金泰社区门口施工工地发生塌方事故,有人员被困。西安消防调派金花北路中队、华清东路中队、特勤一中队及搜到现场救援。经消防人员现场侦查了解,事故现场是胡家庙至通化门区间始发井左北隧道发生塌方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被埋,塌方翻大概有300余立方米。事故现场情况复杂,救援作业面狭小,且随时有  相似文献   
92.
旅游餐饮不仅影响旅游者对旅游行程满意度的评价,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基于英文问卷开展深度访谈,通过对国际游客在西安的餐饮行为调查,发现影响国际游客餐饮决策的关键因素主要是食物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对国际游客对陕西地方小吃的感知调查,得出陕西地方小吃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做好整体规划,挖掘餐饮文化内涵,加大产品宣传,改进并提升服务质量,注意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确保食品安全.研究结果对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及其形象提升乃至我国旅游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李胜荣 《环境》2008,(3):62-63
"这是某设计公司的广州电视塔的设计方案,他们把中国的风水观念都用上了,设了塔高660米,幕墙高500米等等标准.整个的朝南面都是太阳能的,上面有-个太阳能风机,多余的电输送到电网卖钱.一个非常环保、时尚的设计,但是很遗憾的是,广州政府没有采用."在一次研讨会上,沈辉教授指着电子屏幕,满脸无奈地说.  相似文献   
94.
《电力环境保护》2008,24(1):F0004
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研究并大批量生产的单位之一,前身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复合金属材料研究所。  相似文献   
95.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1960—2012年西安区域7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安区域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霾天气现象的长期气候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霾日发生数存在准7~9年周期震荡,每7~9年形成一个峰型.同时还分析了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霾天气时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表明,53年来西安区域雾霾现象日数的波动性增加趋势非常明显;雾霾现象各月日数年内基本呈单谷型分布,雾霾现象最多出现于冬季,夏季出现概率较小;随着雾霾持续日数的递增,雾霾天气过程出现次数呈幂函数形式迅速递减;西安区域雾霾现象日数分布呈城区多发,近郊次之,远郊最少的特征;随着日均相对湿度的逐渐增大,西安市雾霾天气的出现几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西安市出现的能见度介于1~10 km的雾霾现象中,仅有10.7%属于轻雾,其余的均为霾;气温越低,日平均风速越小(静风或风速≤2.0 m·s-1),14时出现负变压或正变温,连续不降水日数越长时,越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邻苯二甲酸酯分布、来源及人群暴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娟  王利军  王丽  史兴民  卢新卫 《环境科学》2016,37(10):3758-3765
采集西安城区地表灰尘样品58个,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地表灰尘中美国环境保护部(U.S.EPA)6种优控的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其分布特征、环境来源和人群暴露.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的6种PAE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单体PAE的含量从未检出~183.19 mg·kg-1,含量顺序为DEHPDn BPDEPDMPBBPDn OP.6种PAEs总量(Σ6PAEs)在0.87~250.30 mg·kg-1之间,平均含量为40.48 mg·kg-1.Σ6PAEs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情况为公园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Σ6PAEs沿主城区-二环-三环呈现递减趋势.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城区地表灰尘中的PAEs主要与增塑剂的使用、化妆品和个人护肤品以及建筑材料与室内外装饰材料释放有关.人群不同途径暴露地表灰尘中PAEs的日均摄入量顺序为手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且儿童高于成人.Dn BP、DEHP、DEP和BBP日均摄入量(ADD)低于EU CSTEE和U.S.EPA规定的日耐受量(TDI)与参考计量(Rf D).  相似文献   
97.
以Landsat TM、OLI和TIRS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单窗算法和分裂窗算法,反演和分析了西安市中心城区相应时间点上的热场温度;采用分型网络算法提取城市热岛范围,分析了西安中心城区1988-2014年间热岛效应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利用混合光谱分解的方法提取不同下垫面分量,研究了城市地表温度与不同下垫面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10个公园为例,分析了公园下垫面类型对周边地区温度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1988-2006年,西安中心城区高温与最高温区所占比例增大,2006-2014年所占比例减小。26 a间,热岛区和次热岛区的面积增加,冷岛区与次冷岛区的面积减少,面积变化的绝对值依次为:冷岛区中间区次热岛区次冷岛区热岛区。中心城区地表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对数负相关,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呈对数正相关关系。公园内部温度与公园的周长、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周长面积比呈显著正相关;公园平均降温范围与公园形状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降温幅度与公园水域面积和形状指数呈较低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对新疆某地区新建广播电视塔周边环境20 m~500 m,离地高度0 m~200 m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预测,探寻此范围内电磁辐射最高值覆盖区域,说明广播电视塔周围电磁场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得出距广播电视塔的水平安全距离及周围高层建筑物的限制高度,以期为电视发射塔电磁辐射防护措施的制定提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建议,从而为环保部门管理及日益增多的电磁辐射投诉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电视塔周围的高层建筑物外的电磁场强度随着高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
西安地区夏季臭氧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WRF-CHEM模式对关中地区2015年7月25日至30日的一次O_3污染事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地面观测数据对比发现,WRF-CHEM模式基本上可以合理模拟西安和咸阳城市群O_3和NO_2的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敏感性试验表明,在臭氧生成的峰值期(12:00—18:00 LT),交通源是城市重要的O_3源,无论在高浓度臭氧条件下还是低浓度臭氧条件下,贡献量都高于15μg?m~(-3),平均贡献量均高于24μg?m~(-3);工业源仅在臭氧峰值生成时期贡献明显;生物源无论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臭氧的条件下,平均贡献都在16μg?m~(-3)以上;居民源的贡献基本低于10μg?m~(-3);能源生产源有降低O_3质量浓度的作用,但在臭氧生成的峰值时期,能源生产源可以增加O_3质量浓度。随着交通源排放量的增加,O_3的质量浓度逐渐增加,尤其在臭氧的峰值期。在臭氧生成峰值期,当氮氧化物(NOx)减少50%时,除城市中心臭氧浓度略增加,其他地区臭氧质量浓度均在下降;当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少50%时,城市群内臭氧质量浓度都在下降;当NO_x和VOCs同时减少50%时,臭氧质量浓度都呈现下降趋势,减少量可达20μg?m~(-3)以上。在整个研究区域内,H_2O_2/HNO_3比值均在0.6以上,这表明西安和咸阳城市群属于NO_x控制区。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红外CO_2监测仪对西安南郊3种人工植被不同高度下空气CO_2浓度分别进行了3次昼夜观测,探讨了不同高度空气中CO_2的浓度动态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南郊地区夏季一昼夜内空气中CO_2浓度具有明显变化,从当日上午08:00到次日上午08:00,空气中CO_2浓度变化呈现出由高变低再变高的规律,这种变化特点与昼夜温度变化基本一致,但两者在时间上并不完全同步。CO_2浓度昼夜变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08:00—12:00,为CO_2浓度较高阶段,平均浓度为516μL?L~(-1);第二阶段在13:00—21:00,为CO_2浓度最低阶段,平均浓度为483μL?L~(-1);第三阶段在22:00到次日04:00,为CO_2浓度较低阶段,平均浓度为502μL?L~(-1);第四阶段在05:00—07:00,为CO_2浓度最高阶段,平均浓度为533μL?L~(-1)。在2 m高度范围内,空气中CO_2浓度与高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对CO_2昼夜浓度影响较小。白天光合作用强,空气对流作用强,空气中CO_2浓度明显低于夜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