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5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33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51篇 |
综合类 | 286篇 |
基础理论 | 36篇 |
污染及防治 | 10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32篇 |
灾害及防治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112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60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燃料氢气泄漏、爆炸的特性和规律,预防高压储氢系统中氢气泄漏爆炸事故发生,以加氢站为背景,数值仿真45 MPa高压储罐氢气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分析泄漏爆炸动力学性质以及爆炸波在非均匀氢气浓度中的传播机制。同时,基于泄漏爆炸事故演化的力学机理,开展氢气泄漏爆炸动态风险分析,针对氢气不同泄漏量,建立泄漏扩散形成的气云体积、气云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空间x,z方向上危害距离之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氢气泄漏过程中,气云氢气浓度变化与流场雷诺数具有较好一致性;氢气扩散受到高压储氢罐周围装置影响,流场中氢气浓度分布不均匀;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时,冲击波参数和湍动能变化梯度大;得到复杂布局区域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比例距离之间关系式,其相比于理论方法更精细、计算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为降低高压储氢系统泄漏爆炸事故后果、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畸变条件下移动通讯基站周围功率密度分布,合理确定其规划控制距离,在杭州市主城区选取具有不同网络类型和载波数的2057个移动基站,实测话务高峰期基站周围射频场功率密度.结果表明,畸变条件下GSM基站远场区功率密度S∝r-1.83 (非畸变条件下S∝r-2),决定系数R2=0.80;距基站天线20m内,约85.91%测点功率密度实测值小于非畸变条件下依据天线标称功率和增益计算的理论值.,频数统计结果表明,距天线1~15m范围内,运营商A所属基站S10值(表示有10%的测点功率密度高于该值)比运营商B高10.00%;距天线1~30m内,双网和三网共站基站S10值分别比单网基站高50.31%和57.10%.移动通讯基站规划控制距离以15m为宜,15m外测点功率密度值超过8μW/cm2的基站只占所测基站的0.11%. 相似文献
13.
地震诱发滑坡失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如何预测地震作用下滑坡的水平运动距离对该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经验预测模型存在不能区分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依据的案例较少且只能提供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最优估计值而无法提供其预测误差的局限。针对上述不足,首先建立包含380个案例的地震滑坡水平运动距离案例库,基于最大似然法原理,提出可同时考虑有阻碍滑坡和无阻碍滑坡的地震滑坡运动距离经验模型标定方法。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与滑坡垂直运动距离和滑坡体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与滑坡倾角和滑坡表面长宽比相关性较小。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提出的地震作用下滑坡水平运动距离预测模型可为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卫生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其定义相近、设定途径相似,但两者又有不同。故在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预测分析时对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的概念极易混淆。本文以某县殡仪馆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分析建设项目设置防护距离的设置条件,帮助环评工作者理解防护距离设置原则,防止出现"在环境保护法规和导则要求下盲目划定、划大防护距离"的技术错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船舶交通流量大幅增加,船舶会遇愈加频繁。为降低船舶会遇避让时的碰撞危险,在行车视距基础上,提出行船视距的概念,并引入航速、避让航向角等参数,构建基于行船视距的船舶领域模型,船舶采取避让操作时,可利用该模型判断应与他船保持的安全距离和最佳航速及避让航向角。从仿真结果发现:船舶追越时应尽量与他船保持3.5倍船长以上距离,并在船尾与他船达到2倍船长以上距离时回到原航向;对遇时应尽量与他船保持7倍船长以上距离采取避让,如果航道宽裕,避让时应尽量与他船横距保持1.8倍船长以上,如果航道较窄,也应尽量保证船舶在可航水域内进行大角度避让,并与他船横距保持0.72倍船长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实际船舶避让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6.
6月1日,“2004全球可再生能源大会”在德国波恩开幕。适逢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国际石油价格在每桶40美元上下的高位上运行近一年,故此次大会格外引人注目。除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和观察员参加了这次全球可再生能源盛会外,德国总理施罗德亲临大会现场,英国首相布莱尔通过电视向大会讲话,美国能源部的高官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张晓华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10(10):8-10
介绍了中国石化HSE观察的应用背景与目的,重点探讨了对HSE观察问题的处理与分析,及其对管理的促进。 相似文献
20.
探讨“烟塔合一”技术在环评中大气环境的防护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烟塔合一"项目评估的共性要求,在分析德国模式不能充分反映特定条件下对近距离保护目标影响的基础上,阐明了环境防护距离设置的必要性,并就目前所采取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方法及部分项目风洞试验结果进行解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