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474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260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丁志松 《安全》2012,33(4):19-20,22
本文以“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油田部分单位不同层级的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以期提升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的把握程度,为科学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2.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且这也有助于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3.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犹如尘埃,教师若不及时处理,就会积少成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围绕"撕书风波",就笔者是如何处理此次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告诫广大教师从细微处着手,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从而使学生拥有一颗纯洁如镜的心灵。  相似文献   
24.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必须借助风险沟通这一工具。在总结国内外风险沟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主要议题: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分析、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风险认知研究、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信息表达分析和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全新模式探讨;指出在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四大主体中,公众是中心,政府是关键,专家是信息和信任的来源,媒体是桥梁,只有处理好四大主体的关系,以公众风险认知特征为依据,清晰地表达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并通过垂直沟通和平行沟通的结合,才能促进自然灾害风险沟通的开展;总结了影响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的九大因素,并从环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沟通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25.
环境污染过程中,由于对污染源的轻视最终造成极大的污染后果,分析污染生成过程对戒烟人群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针对环境污染过程的警示作用提出戒烟人群的心理警示作用模型.建模过程中对四项衡量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经过模型修订最终完成警示模型的构建.使用构建的模型对戒烟人群进行心理警示评估.通过试验分析可知,建立的警示模型在通常状态下能够对戒烟人群达到警示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26.
任何问题的传播都同时伴随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因为关注,就会有兴趣了解更多,从而催生传播的需求;从传播者的角度分析,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使问题得到广泛的、正确的认知,从而推动问题早日解决。毫无疑问,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气候传播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7.
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迈克尔·罗斯金的著作《国家的常识》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  相似文献   
28.
国企员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的压力,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心理健康和组织文化氛围,对企业长远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会作为企业的群众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职能,探索适合自身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办法与措施,实施员工心理援助,为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的  相似文献   
29.
高校学生气候变化教育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否认识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在对高校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探究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探析高校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伦理态度,借此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石油管道储运员工的心理健康现状,建立管道储运员工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群体常模。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44名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SCL-90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本次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好3947人,占71.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299人,占23.4%;心理健康状况一般238人,占4.3%;心理健康状况异常60人,占1.1%;石化管道储运员工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均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恐怖因子均分女性显著高于男性;35岁及以上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以及阳性项目数的因子均分均高于35岁以下组;大专组和高中及以下组各项因子均分均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组。结论:管道储运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年龄相对较大以及学历相对较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