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东部地区农业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地区农业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该研究对于推进与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建设美丽乡村"具有战略指导意义。首先建构了农业环境-经济系统耦合模型及耦合度评价类型;然后基于环境压力水平、强度等方面农业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以及农业经济水平、强度等方面农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东部地区农业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及其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农业环境-经济耦合空间发展不平衡,大致可划分为5大类型区,农业污染风险高且环境-经济耦合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在冀北、冀南地区,鲁西北、鲁南地区,苏北地区、闽南地区及粤西地区等,这可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湘江流域洪涝灾害与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涝灾害是中国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湘江流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带来了众多的人员伤亡与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以4—8月份总降水量和大雨强度(日降水量大于25mm)以上降水的频次为指标,分析了湘江流域近50年(1951—1998年)的降水与灾害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湘江流域洪涝灾害程度在1981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根据其年代际波动特征可分为3个阶段:即1951—1965年的波动加剧阶段,1965—1973年的波动减轻阶段以及1973—1998年的波动加剧阶段;(2)近50年来湘江流域4—8月份总降水量和大雨强度以上降水频次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但其存在年代际尺度上的波动,可分为4段:即1951—1967年的波动减少阶段,1967—1977年的波动增加阶段,1977—1992年的波动减少阶段以及1992—1998年的波动增加阶段;(3)自每年4月1日开始,每5天统计一次该时段内的大雨强度以上总降水量,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大雨强度以上降雨在时间上有向5、6月份集中的趋势;(4)随着社会经济财富的增加,洪涝灾害在加剧,人类对洪涝适应性对策(包括消极的经济欠发展行动和积极的兴修水利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103.
目前,我国近70%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但是与此同时,建筑消耗了50%的水资源、原材料;造成了50%的空气和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迄今为止,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  相似文献   
104.
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地区为例。通过指标体系和评价基础构建、评价方法论证及实证研究等环节。对深圳市过去15年社会经济子系绫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性评价可以有效的揭示各种关键性发展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深圳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工作均相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基本满足了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今后,激活高端服务业发展步伐。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约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将成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5.
北京密云水库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剖析了密云社会经济系统特征 ,构建了密云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进而设计了三种不同发展模式 ,并将其在模型上仿真运行 ,通过对三种方案的模拟结果比较 ,从中优选出一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方案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生物阴极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成本并增强运行的稳定性,其中,环境温度是限制其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比温度对生物阴极和非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证实了生物阴极对提升MFCs产电性能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生物阴极MFCs在35℃条件下的最大电压为0.70 V,是非生物阴极的1.3倍.原位三电极循环伏安特性测试显示生物阳极和生物阴极的最佳温度有所不同,并且温度对生物阳极的影响大于对生物阴极的影响.本研究表明了生物阴极对MFCs电化学性能提升的重要性,并且优化了电自养氧还原生物阴极的最佳运行温度,为推动其实际应用提供了温度设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将集对分析法引入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并利用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研究敦煌市旅游经济系统演变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敦煌市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分为1990—1998年、1999—2002年、2003—2008年和2009—2012年4个阶段;②脆弱性和敏感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应对性呈上升趋势;③敏感性对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变化影响更大;④主要影响因素有:游客量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旅游行业利润率、人均GDP等。  相似文献   
108.
环境补偿是增加排污权供应的根本途径,也是排污权增加和经济发展同时兼顾的优质举措,其实质是实现物质和能量从经济系统到环境系统对等性、补偿性转移,维持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合理双向流动。  相似文献   
109.
选取北黄海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空间角度,基于点-轴理论,重点分析了北黄海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北黄海经济带的空间发展模式为点-轴渐进逐级开发模式,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集聚与扩散效应、交通协同效应;北黄海经济带依托大连经济发展一级枢纽轴心,沿庄河、东港二级枢纽轴心的两条产业轴延伸,形成一条点-轴式空间发展枢纽轴带,即北黄海经济带.  相似文献   
110.
通过近百口全取芯钻井岩芯的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 ,认为渝东及相邻川东地区的上石炭统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为古岩溶作用产物。文中简要介绍了黄龙组古岩溶型储层的主要识别标志和岩溶角砾岩的结构 成分分类方案 ,重点对岩溶相、岩溶地貌分区和微地貌单元、岩溶旋回和溶蚀段划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渝东黄龙组岩溶相、古岩溶地貌和岩溶旋回与古岩溶储层特征和分布关系的综合模式 ,指出岩溶斜坡和岩溶盆地分区中的坡地与残丘微地貌单元为最有利储层发育的部位 ,发育于C2 h2 白云岩段中的上部溶蚀段和下部溶蚀段为最有利古岩溶储层发育的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