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20世纪60年代前后,处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的美国,曾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国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的兴起。四十年后,美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个巨大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法律,尤其是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2.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权益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在建立环境权益损害诉讼制度和保障国家和公民环境权益方面目前应做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3.
自法院对工伤事故诉讼费降为10元以后,法院案件大幅度上升,致使劳动者诉累明显增加,助长了用人单位的不法行为,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构建多元化的调处机制,并应发挥诉讼费的杠杆作用,开启工伤事故诉讼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34.
贺震 《绿色视野》2015,(4):44-48
尽可能让更多的公众旁听庭审经过两级法院三次开庭审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6家企业的环境公益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赔偿1.6亿余元数额的判决,常隆公司等6家企业从判决当天起30日内将赔偿款支付到泰州市环保公益金专用账户。这起环境公益诉讼案庭审引起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以“1.6亿元天价赔  相似文献   
135.
环境损害鉴定是环境诉讼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诉讼证据具有证明力的前提条件及环境诉讼裁决公正的必要保障,在环境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环境损害鉴定法理依据理是认识环境损害鉴定钥匙。本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目前仍是环境纠纷处理的瓶颈。我国目前严格意义上环境损害鉴定尚未开展,环境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直接自然逻辑关系还不能确定。因此我国应夯实环境损害鉴定的理论基础,构建环境损害鉴定研究基本框架,为环境损害鉴定中行为与结果搭建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36.
气候变化诉讼的概念尚不清晰、制度归属有待明确是我国气候变化诉讼发展的重要桎梏。气候变化问题属于“广义的生态环境损害”问题,救济方式包括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和生态环境损害私益救济;气候变化诉讼归属于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且与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制度高度契合。我国目前应将气候变化诉讼融入生态环境损害公益救济制度,通过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积极推进司法解释、有待未来专门立法的方式,促进我国气候变化诉讼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环境纠纷、侵权问题日益凸显,而传统的诉讼在保护环境方面显得软弱无力,为了有效保护环境,维护最广泛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我国建立健全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自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环境资源案件大量增加,但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案件数量并没有出现预想的大爆发,特别是由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并不多,本文就其中产生的原因及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中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和解决。  相似文献   
138.
在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环保NGO组织的建立一方面弥补了政府部门在环境执法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惩治了许多破坏环境的经济实体。2014年国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的修订,更加清晰了环保NGO组织的起诉程序,但也限制了NGO组织的起诉主体范围。总之因为我国的环保公益诉讼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环保NGO组织的公益诉讼之路还需要经历更漫长的努力探索阶段,这些努力不仅依靠外界的支持,更依赖于组织自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9.
问今年国庆期间,我驾车出去旅游,途中与林某驾驶的车辆相撞,导致我受伤严重。警方认定,林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我负次要责任;经调解,我与林某达成损害赔偿协议,约定林某赔偿损失16万元,两个月内付清。由于我担心林某不履行赔偿义务,另行与其签订协议约定:如有问题双方可以提交某  相似文献   
1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确立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规则继承了以往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精神并适时增加了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内容。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规则对保护合法环境权益,制裁环境侵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法律虽然规定了环境侵权人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但是这在实际中并没有排除受害人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