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维权动态     
毛涛 《环境教育》2009,(11):45-45
1、环保投诉热线“12369”动态;2、法学专家关注环境公益诉讼;3、昆明市2009年10月起实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4、江西首例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经调解结案;5、全国首例低频噪音污染案:业主再告开发商  相似文献   
22.
家具环境污染诉讼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装修观念的变化,家具污染室内环境已经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后的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成为室内环境的三大污染源之一。2003年度北京市工商局投诉举报中心公布的十大投诉热点中,家具质量问题已经跃居北京市全年消费者投诉量榜首,主要问题是“一些家具使用劣质的板材、涂料,造成有害物质超标、异味刺鼻”。而家具类环境污染纠纷的实际处理,无论是选择行政调解还是司法救济途径,由于相关法律和科技标准的欠缺和不衔接,以及人们对家具类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等,使得实际操作层面上,  相似文献   
23.
从安全社会学、安全制度学角度探讨被害人安全性,创建一个被害人安全诉讼保障机制。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被害人安全性价值的正当性,被害人的安全性在刑事诉讼中主要表现为尊重被害人的主体性;改进传统"三角诉讼构造",建立"锥形诉讼构造",形成一种被害人、检察官、被告人(或罪犯)在法官主持下相互制约、相互对抗的立体诉讼格局;进一步研讨"锥形诉讼构造"的理论和应用程序,在刑事程序上保障被害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4.
数字     
霍伟亚 《绿叶》2012,(11):129
1%——通过司法诉讼渠道解决的环境纠纷不足1%1 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专题讲座,环境保护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在专题讲座中说,2005年以来,环境保护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大事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0%,特别是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25.
我国水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系列水事纠纷解决方式所组成的整体,该机制是民事主体或行政区域水资源权利受到侵害,以及遭受水污染侵权损害的重要救济途径。虽然我国相关法律对水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已作出规定,但是这些法律规定较为分散、不系统,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运用该机制解决水事纠纷的效果较差。为了保障水事纠纷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完善我国的水事纠纷解决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6.
多个赔偿义务人的责任划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的难点。对22宗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赔偿义务人和因果关系判定困难、赔偿义务人对责任承担存在异议、磋商困难,以及磋商和诉讼衔接不畅是该类案件的症结所在。立足于案例实践经验,解决该难题需在规则层面进一步明确赔偿义务人的范围、细化部分磋商成功的诉讼规则,在实践层面加强对调查、磋商和诉讼环节的把控。为落实“应赔尽赔”原则,及时有效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7.
梅宏 《环境保护》2022,(13):42-45
近二十多年,随着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形成多元参与的新格局,海洋环境司法经历了由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单独提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发展至重视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公法职能和检察机关督促、协同、兜底等职能的阶段。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兼具私法与公法性质,内涵比环境公益诉讼丰富。为突破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困境,有必要以环境治理的视角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既重视司法救济又加强公法规制,实现公私法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28.
邹积超 《环境保护》2014,(16):51-54
【案件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件点评人】邹积超【案件类型】评价类【案件名称】杭州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厂事件【主要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主要污染行为】垃圾焚烧导致大气污染【违法企业所属行业】固废处理【关键词】邻避;杭州中泰;垃圾焚烧;环境保护;法律【案件概要】2014年5月10—11日,为反对杭州中泰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大量群众涌上02省道和杭徽高速余杭段,进而发生部分人员封堵高速公路省道、打砸车辆等违法事件,导致交通长时间中断,并造成人员受伤。【案件启示】邻避问题极为复杂,但其本质不单纯涉及利益问题,还内含权利与权力的博弈。邻避问题的化解重要在预防,在公众权利保护、参政议政意识觉醒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化解邻避问题最为重要的路径是法律。有必要针对邻避问题的起因和本质,对邻避设施相关的决策、实施、补偿和救济进行规范,实现邻避问题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29.
关于非劳动争议案件 理论上说,劳动法调整的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的其他社会关系,但在实践中,并非一切的劳动都由劳动法调整,并非一切的劳动争议都是可以仲裁和诉讼的。劳动仲裁和诉讼手段调整的是依附有劳动合同或者事实上存在的劳动关系,只有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法院才予以受理。  相似文献   
30.
李挚萍 《环境》2012,(8):16-18
环保法庭是新生事物,其价值不能仅仅由其审理案件数量的多少来衡量,关键是其对于制度创新和制度完善的意义,对于现有制度带来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