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4篇
综合类   19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342.
《绿色视野》2009,(9):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由于环境恶化而导致的生态危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实现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为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343.
从莱德劳案看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国环境诉讼中,美国环境公一民诉讼制度无疑是最为成熟和极富特色的公益诉讼类型,自实施以来,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律的实施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各国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时所不可回避的考察对象。其中,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诉莱德劳公司案(Friends of the Earth,et al.v.Laidlaw,Inc.)对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44.
梁泠曦 《中国安防》2011,(8):109-112
在现代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社会,人们享受着经济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不管是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还是诉讼程序中的证据证明效力问题,都迫切需要一个代表公允、中立而又有效的"第三方"来证明法律事实的存在和法律行为的实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家法律意识的增强,公证作为一项法律效力较高的证明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行政管理部门的肯定和企业的青睐,公证行为也逐渐为更多的人熟悉乃至应用。本文将全面介绍公证的内涵、外延,并着重介绍企业应如何利用公证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345.
汤伟 《绿叶》2011,(8):74-79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外部性问题,这决定了环境保护法应是一部以行政规范为主的法律,由此赋予了政府可根据客观现实对企业、公民涉及环境的权利义务做出相应调整,政府环境责任和环境治理绩效也由此产生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发展阶段、政治架构的影响,地方政府面对环境与经济矛盾时更多选择的是经济而非环境,因此政府的环境责任并不简单在于环境主管部门,而在于整个政府。笔者认为要严格禁止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和主要领导人的不当干预,必须确保政府的可诉权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实现。在经过各方利益的博弈之后,《环境保护法》将体现它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346.
林广海  辜恩臻 《绿叶》2011,(8):80-86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在法治社会中如何通过司法保障公共环境权利已广为人们所关注,并从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环境司法的发展与现有的环境状况仍不相称。法律规定和应有制度的缺失,使得环境公益诉讼从实体到程序的正当性均受到质疑。面对困境,需要从立法、观念、技术到制度进行一系列的变革,在立法上为环境诉讼提供正当性依据与源泉,在观念上让环境权利得到张扬,并规范损失评估、完善配套制度,为环境诉讼提供技术和执法支持。确保环境司法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347.
吴卫星 《绿叶》2011,(8):87-93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总体上进一步加剧。我国环保困境的根本成因是政府环境规制的失灵,而其根本出路则在于引入"社会合作"理念,创建绿色公民社会。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应当认真对待和创立(或完善)公民环境权、环境NGO结社自由、PRTR制度与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只有引入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克服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348.
孙瑞灼 《环境教育》2011,(11):59-59
在大力鼓励民间公益社团提起公益诉讼的同时,有必要赋予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体资格作为补充。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部门,负有监督法律的实施和遵守的重任。  相似文献   
349.
问我驾驶私家车不慎翻车,致乘员张某受重伤,交警认定我负事故全部责任。不久前,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我共赔偿包括精神损害在内的各项经济损失11.52万元。  相似文献   
350.
付莎  魏新渝 《环境保护》2023,(18):36-40
长期以来,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有着特殊的制度安排,对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诉讼性质及其原告主体的争论也未曾停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改之际,本文从该条法律规定的争论焦点出发,考察立法原意,结合多年立法司法实践,借鉴最新改革成果,对该条法律的修改进行分析论述,并对下一步法律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