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PTA高效降解菌制备与PTA废水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0):75-76,108
筛选出了4株对苯二甲酸(TA)的高效降解菌,利用诱变技术,使菌种的DNA结构发生突变,提高了菌种降解性能,并对优化后的菌种进行固定化包埋,形成高效菌对苯二甲酸(PTA)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处理负荷达到5kgCOD/m3·d以上。  相似文献   
32.
以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D1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亚硝酸以及紫外与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选育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NU-H,与出发菌株相比,CMCase酶活提高69.8%,滤纸酶活提高75.28%,另外木聚糖酶活,还原糖得率也有显著地提高。通过单因子及正交实验,研究了突变株纤维素酶对稻草粉水解的最适宜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酶解糖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时间28 h,纤维素酶浓度为60%,底物浓度3%,pH 4.8,还原糖得率为23.25%。  相似文献   
33.
高效石油降解菌的选育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从石油化工厂附近的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三株石油降解菌w1、w2和w3,经鉴定分别是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初步研究了菌株的生长特性与其降解石油能力的关系,并将w1和w2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yw1和yw2。对诱变前后的菌株进行石油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诱变前的菌株在原油浓度为4000mg/L培养液中培养10d,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74.34%和77.58%。而诱变菌株10d降解率达到了79.9%和87.3%。同时,诱变菌株还大大提高了对高浓度石油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34.
紫外诱变优势菌处理含氯废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紫外诱变技术选育高效降解菌,对未诱变菌和6株诱变菌进行含氯废水的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40s;变异优势菌4^#菌株对含氯废水的CODCr和TC1(总氯)的去除率比未诱变优势菌0^#菌株分别提高10%和20%;变异菌菌株生长速度快,抗有机氯毒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5.
垃圾堆肥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堆肥、马粪、果园土、污泥等20个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滤纸分解旺盛的纤维素分解菌:C1、C2、C3,并外购康氏木霉、白腐菌、变色栓菌一起作为出发株,经紫外诱变处理后,在含葡萄糖的产酶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能形成较大透明圈的突变株,并进行CMC酶活、微晶纤维素酶活及天然粗纤维分解能力测定。实验结果证明白腐菌经紫外线照射60s诱变而得的C16不仅透明圈大,CMC酶活高(60.08U/mL)是出发株的2倍,而且其对天然粗纤维分解能力强,10d分解率达35%。  相似文献   
36.
概要以不同的溶剂系统,包括丙酮、苯、环己烷、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及苯与环己烷及甲醇的混合物,通过振摇从大气尘粒中提取有机物质。溶剂提取物通过Ames实验进行致突变性的测定。丙酮和环己烷的提取物分别显示出最高和最低的致突变性。重复提取则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大气尘粒中的致突变物不能被环己烷所提取。用丙酮再以二氯甲烷进行连续提取,比只用丙酮或丙酮与二氯甲烷联合提取的致突变响应更好。通过不同的溶剂量进行实验表明,每毫克大气尘粒用1毫升丙酮提取可使致突变物的重现性达到最大值。使用致突变试验来鉴别复杂的混合物对健康潜在的危险的可行性曾经通过不同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行了测定。这些研究包括采样和分离及接下来的化学及(或)生物学活性的试验。普遍的致突变试验通常是由Ames等(1975)创立的组氨酸回复试验,这  相似文献   
37.
高寒地区氨氮降解菌诱变筛选及降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虹  王婧  华珍  王博  李格  刘刚 《环境工程》2016,34(9):13-16
应用紫外诱变技术,将1株从湟水河北川河段水源中分离得到的氨氮降解菌,置于5℃下胁迫培养,筛选出1株氨氮降解率较高的诱变菌YB-6,同时将其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氨氮处理,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通过对诱变菌的接种量、反应时间和p H单因素试验的研究,确定了试验菌株在水样中氨氮降解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紫外诱变的最佳处理时间为30 s,在5℃条件下,诱变菌株YB-6对生活污水的氨氮降解率达到50%以上,且具有遗传稳定性;并确定了试验菌株YB-6最佳降解条件为:接种量为15%,反应时间为60 h,p H为10.0,在5℃下,对生活污水的氨氮降解率达到68.62%。  相似文献   
38.
蚕豆根细胞慧星试验对西河水诱变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新建立的蚕豆根细胞慧星试验对南充市西河三个污染断面河水污染物的DNA损伤作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三个点均存在较明显的诱变剂/致癌剂污染;新建立的蚕豆根细胞慧星试验的灵敏度足以直接检测水体环境致突变/致癌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39.
为降低微生物烟气脱硫的成本,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对象,研究更优的固定化技术。以2 mol/L的FeCl3溶液为改性剂,对陶粒进行高温灼烧,改变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塔内和塔外相结合的方式,用经微波照射90 s后的突变菌对改性陶粒进行挂膜。结果显示,微波处理后的突变菌活性更高,陶粒改性后比表面积和表面粗糙度增加,塔内外结合挂膜方式能有效缩短挂膜时间,提高挂膜质量。  相似文献   
40.
经~(60)Co-γ射线核辐射诱变、高盐度定向筛选和高浓度CO_2梯度驯化,获得了可耐受15%CO_2(体积分数)和海水盐度的核诱变小球藻固碳藻株。利用实际电厂循环冷却海水培养核诱变藻株固定模拟燃煤烟气15%CO_2,结果表明:核诱变藻株在加入了氮、磷营养盐的冷却海水中比生长速率可达1. 42/d,生物生产力可达0. 72 g/(L·d),与f/2海水培养基培养的核诱变藻株相比,分别提高了10%和28%。微藻固碳效率受盐度影响,核诱变藻株在电厂循环冷却海水中的固碳速率可达0. 68 g/(L·d),为同期f/2海水培养基条件下固碳速率的1. 9倍。PCA分析表明,15%CO_2条件下循环冷却海水各组分对微藻生长贡献基本相当。利用循环冷却海水培养微藻可有效固定煤电行业烟气中15%CO_2,为燃煤电厂废水废气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