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21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30t电炉屋顶大罩排烟安践为基础,论述了屋顶大罩排烟的特点、原理、技术要点及应用条件。给出了确定罩子排烟能力的经验数据,指出了屋顶大罩的缺点、相应对策及构建时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52.
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与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是可持续农业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显示出,我国农户总体上表现出的技术采用偏好与国家的宏观技术取向存在着较大差异,缩小差异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农户技术采用偏好,以及二者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农户采用行为规律,提出了缩小这上差异的诱导措施。  相似文献   
53.
刘航  李元洲 《火灾科学》2019,28(3):170-176
自然排烟窗有多种开启方式,开启方式的不同影响烟气的流动,进而影响排烟效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然排烟窗的开启方式对排烟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上悬窗和下悬窗在排烟上的表现。通过对上悬窗开口角度的研究,发现了上悬窗主要排烟区域为两侧,且排烟效率跟开启角度正弦值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建筑中上悬窗排烟效率的方法。而下悬窗的模拟结果则表明,开启大于23°时,排烟效果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4.
隧道集中排烟系统的排烟风量是影响火灾烟气抽排效果的关键参数.量化评价烟气抽排效果有利于排烟风机的优化选型.基于FDS的火灾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式得到隧道火灾烟气的质量生产速率,提出了排烟效率和排烟效能两个表征集中排烟系统烟控能力的计算公式.用基于大涡模拟的FDS软件对隧道火灾烟气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比研究表明,随着排烟风量的增大,机械排烟效率增大,机械排烟效能反而降低.风机排烟风量增大使多个排烟阀处发生吸穿现象,但风流短路并未降低整个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合理的风机排烟风量设计区间,确定三阳路道路隧道集中排烟系统的最佳排烟风量为170 m3/s,对应的排烟效率为96.3%.  相似文献   
55.
为解决水幕液膜所存在的不封闭现象问题,使用FLOW-3D软件,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VOF方法和单相流体模拟水幕导流体液膜流动,应用GMRES方法求解离散方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导流体"使液膜达到连续封闭要求的可行性,并分析单宽流量、水箱宽度及导流体间距对液膜流速和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导流体"可以使液膜达到连续封闭的要求,并根据Nusselt关联式得出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顶侧壁排烟模式对盾构隧道排烟效果的影响,基于CFD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烟气蔓延范围、隧道拱顶温度、烟气层厚度、排烟口的排烟速率和排烟效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对比顶侧壁、侧壁及顶部3种排烟模式对盾构隧道内火灾烟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顶侧壁排烟模式和侧壁排烟模式的烟气蔓延距离较远,3种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厚度和拱顶温度在火源两侧均呈现近似对称分布,顶部排烟模式的排烟效率明显高于顶侧壁排烟模式和侧壁排烟模式。综合考虑,顶侧壁排烟模式的烟气控制效果欠佳,因此从烟气防治的角度考虑盾构隧道排烟设计应避免顶侧壁排烟模式。  相似文献   
57.
放线菌StreptomycesvenezuelaeGY1产生的聚乙烯醇(PVA)降解酶是一种诱导酶.以4种不同类型的PVA为唯一碳源时,该菌株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比以糖类物质为唯一碳源时提高10倍以上.聚合度和醇解度最高的PVA1799是该菌株产生PVA降解酶的适宜底物,其浓度为1gL-1时,PVA降解酶的产量为120u/g(细胞).培养基中PVA1799浓度由1gL-1上升到5gL-1时,该菌株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下降73%,表明PVA1799浓度过高会抑制产酶.GY1菌株产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在GY1菌株生长过程中控制以下条件有利于产生PVA降解酶:(1)保持培养体系中较高的溶氧水平;(2)在氮源中补充NO-3;(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添加MgSO4·7H2O、CaCl2、MnSO4、BaCl2、ZnSO4、FeSO4·7H2O和CuSO4等金属盐.Pseudomonassp.产生的PVA降解酶能够作用伯醇或仲醇类化合物,以这些伯醇或仲醇类化合物代替培养基中的PVA,不能诱导GY1菌株产生PVA降解酶;而在培养基中有PVA存在时,再添加0.5gL-1的3戊醇和环己醇能够明显促进PVA降解酶的产生(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分别提高了21%和32%).图8表1参10  相似文献   
58.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诱导抗病性是植物抵御病害侵袭的重要机制之一,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病策略,在农业可持续病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系统获得性抗性(SAR)作为植物诱导抗病性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植物抗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其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不少进展.图1参58  相似文献   
59.
取优良的马尾松幼胚作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BA、NAA浓度配比的1/2MS培养基上于室温25±2℃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表明,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激素配比为1/2MS BA1 NAA0.1 0.6%琼脂 30/L蔗糖.愈伤组织大多为白色或白绿色的颗粒状,质地疏松半透明而有光泽.NAA是诱导愈伤组织的必需因子,但量过多又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产生.图1,表2,参24.  相似文献   
60.
红豆杉细胞抗病反应的诱导及其与紫杉醇合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从红豆杉植株不同部位(叶、内皮、根等)分离筛选获得的各种真菌制备的激发子,对6种不同红豆杉细胞株进行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对不同真菌制备的激发子的抗病反应有显著的区别,并建立3种-具菌互作模式:极不相容(细胞抗性强,受损小),不相容(抗性强,受损也较严重),相容(细胞抗性小,受损严重)。结果还表明,极不相容和不相容互作模式中细胞的紫杉醇产量显著高于CK,而相容互作模式的细胞不合有紫杉, 同一真菌由不同的方法制备成的不同分子量大小或不同成分的激发子,对细胞的抗病反应与紫杉醇合成的影响不同,这些结果为诱导作用机理及调控红豆杉细胞合成紫杉醇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