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为热量最高部位,并构建以“人体-降温屏蔽服-外界环境”为主体的冷却系统数值模型,对不同环境中的屏蔽服冷却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穿戴冷却屏蔽服时人体躯干部分的温度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屏蔽服中靠近胸部、背部部位引入相变材料和风扇,均可帮助人体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矿井发生火灾后高温烟流的蔓延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COMSOL软件对火区进行数值模拟,建立巷道三维模型,得到火区风流速度与温度分布。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分析火风压作用下,火区烟气在不同控制风速、巷道条件作用下蔓延规律,得出不同因素与临界风速的关系,为选取合理的火灾控制风速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火源温度一定时,巷道入口风速越低,火源下风侧高温烟流越靠近巷道顶部,随着风速增大,向巷道下部蔓延;风速较低时,在火区火风压的作用下,会产生烟流逆退现象,随着风速的增大,逆流层长度和厚度随之减小;巷道入口通风条件不变时,火区温度越高越容易产生烟流的逆退,影响范围越大;巷道高度越高、上行风坡度越小,越易发生逆退现象;不同影响因素与巷道平均温度不成正比关系,其中下行风坡度5~15°时巷道平均温度较高且易于发生烟流滚退现象,影响范围较大;火源温度、巷道条件与临界风速的数据拟合结果对预测巷道的临界风速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开放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技术与实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放源排放的颗粒物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介绍了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技术,采用开放源的动力学经验公式测算S市粉煤灰场、原煤堆场、土堆、沙石料堆4类开放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起动风速及扩散距离,并利用箱模型(A值)和源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法,CMB)模型测算开放源的区域年均起尘量及其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值.结果表明:开放源排放的颗粒物易升腾而且影响面积很大;S市区开放源类排放的小于100 μm的颗粒物约22.2×104 t/a,小于10 μm的颗粒物约15.8×104 t/a;开放源对环境空气中TSP的贡献值约370 μg/m3,质量浓度分担率达60%,对PM10的贡献值约263 μg/m3,分担率达64%.   相似文献   
34.
飑线与龙卷     
两个案例综述 1975年5月30日傍晚,上海突发9~11级雷暴大风,大风裹着强冰雹席卷上海城乡,全市除崇明县外,有9个县和市区6个区出现强雷雨、雷雨大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大的冰雹有拳头大小。这次灾害天气结果造成6人死亡,30多人受伤,农田损失惨重。无独有偶,2004年7月12日傍晚时分,在本市浦东、普陀、长宁、闵行、嘉定、青浦等6个区的部分街道、乡镇遭到短时雷雨大风和强降水袭击。17时38分,青浦气象台测得瞬时风速22米/秒(相当9级风),17时39分,青浦区商塌乡瞬时风力达风力11级。  相似文献   
35.
高原山区城市重气泄漏扩散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行重气泄漏扩散环境风洞试验,研究高原山区城市中重气泄漏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高原山区城市重气泄漏扩散存在1个危险风速,该风速下环境中重气浓度达到最大值,同时黏滞系数也达到最大值.通过多项式拟合可求出危险风速.当地年平均风速条件下,重气浓度随下风距离增加而减小,而在排放源下风向500 m外,随着距离的增加,重气浓度的变化趋缓;重气浓度在横风向上呈偏态分布;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高度超过20 m后重气浓度随高度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6.
利用二元回归分析法,对火灾发生次数、空气湿度、风速进行回归分析并检验,得出了火灾发生次数、空气湿度、风速三者之间的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7.
重气泄漏扩散实验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验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CFD软件Fluent中的标准双方程湍流模型,对重气瞬时和连续泄漏的扩散进行了模拟以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重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于重气到达一点处的时间而言,瞬时泄漏的预测时间小于实际到达时间,而且浓度减小到零的时间也要先于实际的时间,连续泄漏的情形则相反,模拟过程假设风速和风向不变导致模拟结果没有实际的波动大.通过将模拟的最大摩尔浓度进行误差统计计算表明:Fluent对于连续泄漏源的扩散模拟结果最为准确.CFD模型能准确预测重气扩散过程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可以应用于实际的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中.  相似文献   
38.
利用1970—2000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及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上风向共14个基准气象站的沙尘天气与相关气象因子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风速、相对湿度与沙尘天气的相关关系最显著;同时,对能见度与沙尘浓度观测值的分析得出,二者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用能见度、风速、相对湿度构建了沙尘强度特征指数,该指数与这3个因子均呈非线性关系,指数值越大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大,反之,指数值越小表示沙尘天气强度越小。经验说明,沙尘强度特征指数与相应沙尘浓度观测值有着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该指数从气象和环境两个方面反映了沙尘天气的强度特征。  相似文献   
39.
七种染料对鲤鱼肝微粒体芳烃羟化酶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鲤鱼肝微粒体为实验体系,研究了七种染料化合物对其芳烃羟化酶(AHH)的诱导,发现七种染料都可诱导AHH的活性,随染料浓度增大AHH的活性升高。七种染料对AHH活性诱导能力大小为:酸性红B>派拉丁蓝RRN>普拉红B>活性艳红K-2BP>活性艳红K-2G,媒介大红S-80>分散红E-4B,与其毒性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40.
以ENVI-met为数值模拟平台,采用人行道和墙面污染物浓度为评价指标,在保持街谷建筑平均高度不变(建筑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设置27个情景开展街谷建筑高度非均匀性对空气污染影响的对比模拟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同风速条件下街谷建筑高度的非均匀性对街谷污染均具有较大的减轻作用。非均匀程度越大,污染强度减轻作用越大;错列式非均匀方式对污染的减轻作用大于行列式;非均匀性对街谷墙面污染的减轻作用大于人行道污染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