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1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36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01.
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台在日常的维护和标定工作中所取得的数据为依据,结合多次检查标定的经验,简述了SD-3A型自动测氡仪在日常观测和检查标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仪器工作方式的选择、及时调整仪器工作高压、仪器避光问题、标定气路选择等,文章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仪器产出的数据真实、连续、可靠.  相似文献   
802.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东景 《生态环境》2008,17(1):133-137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我国大陆30个省区2005年度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体废物等7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七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全国平均水平为0.2154,东部各省区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的小.然后,分别将我国东、中、西部各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最小数值作为各地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省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潜力,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最后,从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改善能源使用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03.
以某典型城市为例,调查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经济技术发展现状和污染防治水平,分析该行业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电子信息业的配套作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调整思路和淘汰退出机制建议,以期为类似的重污染行业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04.
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优化调整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设置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级和省级管理层面,提出了全省地表水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对策,共涉及124个国家断面以及499个现行省控断面.重点指出江苏省断面设置要充分结合江苏太湖、长江、淮河三大流域的自然规律和地理特点,满足代表性,突出针对性,保持连续性.  相似文献   
805.
本研究利用“撤县设区”和“省直管县”改革来刻画行政权力向市级政府的集中和分散,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行政权力调整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权力集中加强了市级政府的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环保支出规模、降低工业产值比重等渠道,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行政权力分散的影响效应相反,并不利于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相较而言,行政权力集中的正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高、市辖区经济较强的城市表现更突出,行政权力分散的负效应在政府行为规范度较低、县区经济相对较强的城市有着充分体现。对于高行政级别的城市,行政权力调整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从优化各级政府职能体系,分阶段、分类型,渐进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06.
基于我国337个地级行政区2019~2021年的3~8月O3逐时浓度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使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分析了我国O3浓度的主要空间分布模态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气象驱动因素.选取31个省会城市,利用KZ滤波将O3及气象因子的时间序列分解为短期分量、季节分量和长期分量,结合逐步回归模型,建立O3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重构“气象调整”后O3浓度的长期分量时间序列.结果表明,在我国O3浓度变率的总体空间特征基本稳定的背景下,O3浓度的第一模态整体呈趋同性变化,即O3浓度变率的高值区域波动性减弱,低值区域波动性增强.气象调整前后不同城市O3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城市O3浓度经调整后的长期分量较调整前更“平缓”.其中,气象因素对石家庄、济南和广州等城市O3浓度长期变化的影响较大,而前体物排放变化对福州、海口、长沙、太原、哈尔滨和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