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4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采用水培法研究模拟酸雨(p H=5.0、3.5、2.5)对水稻叶片质膜H+-ATPase活性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酸雨处理5 d(胁迫期)后,p H=5.0组质膜H+-ATPase活性与活化能、K+、Ca2+、Mg2+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仅细胞渗透势下降.p H=3.5酸雨导致细胞渗透势、K+含量下降,质膜H+-ATPase活性、H+-ATPase活化能、Ca2+含量明显上升,Mg2+含量无显著变化.p H=2.5组H+-ATPase活性、细胞渗透势和K+、Mg2+含量明显下降,H+-ATPase活化能和Ca2+含量上升,表明矿质元素含量不仅受H+-ATPase活性的调控,还与酸雨强度和离子价态有关.经5 d恢复(恢复期)后,p H=5.0组各指标均恢复到CK水平,p H=3.5组除细胞渗透势外均恢复至CK水平,p H=2.5处理组各指标虽未达到CK水平,但较胁迫期有所恢复.表明K+、Ca2+、Mg2+含量受H+-ATPase活性的调节,且恢复效果受酸雨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62.
为明晰植物渗透调节在抗酸性机制中的作用,考察了模拟酸雨对抗酸性作物水稻(Oryza sativa)和酸敏感性作物大豆(Glycine max)幼苗株高、叶片含水量、渗透势、脯氨酸含量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p H=2.5~5.0)喷施5 d后,水稻和大豆幼苗的耐受阈值为p H=4.0和5.0;恢复5 d后,p H=2.5组水稻和p H=3.0组大豆含水量和株高仍未恢复到对照水平。动态测定结果显示,酸雨(p H=4.5和3.0)胁迫初期(第3 d),水稻脯氨酸含量应激升高,调控渗透势下降;随胁迫时间延长(第5 d),脯氨酸含量升高不足以维持稳定的渗透势,质膜H+-ATPase活性升高,调控胞内外渗透平衡。研究表明,酸雨胁迫下水稻脯氨酸和质膜H+-ATPase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大豆,这是水稻抗酸性强于大豆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HgCl_2和CH_3HgCl对大鼠游离肾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HgCl_2和CH_3HgCl均对肾细胞有明显毒性,表现为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溶酶体β-葡糖苷酸酶(β-GD)漏出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蛋白巯基(PSH)含量降低,同时GSH和PSH含量的降低与LDH及β-GD漏出之间呈良好的相关关系.未观察到CH_3HgCl明显诱发肾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HgCl_2仅在50μmol/L以上才出现轻度脂质过氧化效应.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血吸虫病在我国又有回升的势头,采用植物灭螺进而消灭血吸虫病是控制血吸虫病蔓延的有效方法.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灭螺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rtsSchott)的灭螺效果和机理.采用天南星植物水浸液用于灭螺(Oncomlaniahupensis)实验,并检测天南星处理后钉螺肝脏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天南星全株均具有较强的灭螺效果,其中块茎灭螺效果最好:0.1%块茎水浸液处理3天后钉螺死亡率达88.4%,5天后达100%;天南星不同部位的灭螺效果为:块茎>叶>茎.天南星块茎水浸液处理钉螺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钉螺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天南星水浸液可引起钉螺肝细胞的过氧化损伤,导致其抗氧化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了其代谢和解毒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天南星是一种具有良好灭螺效果的植物,可成为构建植物群落生态工程灭螺林新的物种资源.  相似文献   
65.
热空气处理对荔枝生理特性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黑叶荔枝为材料,以成熟季节的大气平均温度[θ=(30±1.5)℃]为基础,研究35℃、38℃热空气分别处理6 h、12 h和24 h对果实生理特性与贮藏效果的影响.与CK相比,温度升幅增大或处理时间延长,显著提高果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果皮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果实呼吸速率、果皮丙二醛(MDA)含量和果皮质膜相对透性,显著降低果肉可溶性固形物(SS)含量、果肉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好果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果实生理活性的指标.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66.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绿体的伤害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龙眼叶绿体超氧化的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含量(AsA)含量随酸雨的pH值下降而降低,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则随酸雨的pH下降而增加。pH3.0的酸雨胁迫2h,SOD和AsA-POD活性,GSH和AsA含量有所增加,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pH3.5的酸雨处理使类整体膜崩解,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混乱;pH3.0的酸雨处理的叶绿体片层结构伤害更为严重。图5图版2参21  相似文献   
67.
五氯酚对鲫鱼肝脏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1):40-42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对小鼠肝脏的毒性及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机制,选择昆明4周龄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经食饵连续自然给食染毒,于染毒第4周末处死。测量小鼠肝脏和体重的变化,测定不同DEHP染毒剂量组小鼠的血液、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体重逐渐减少(p<0.01),高剂量组肝脏器系数明显上升(p<0.01)。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可见高剂量组肝脏组织有明显损伤。与对照组相比,DEHP3个剂量染毒组小鼠血液(75mg·kg-1组除外)及肝脏中GPX活性降低(p<0.05,p<0.01),H2O2含量增加(p<0.05,p<0.01);肝组织中(75mg·kg-1组除外)SOD活性降低(p<0.05,p<0.01),MDA含量增加(p<0.01)。以上结果说明DEHP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为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69.
以扬麦13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生理特性、保护酶系统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设置了5个太阳辐射减弱处理,各处理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为自然光照的100%(CK),60%,40%,20%和15%. 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减弱导致冬小麦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净光合速率(Pn)减少,气孔限制值(L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但胞间CO2浓度(Ci)却逐渐上升;随着太阳辐射减弱程度的增加,冬小麦叶片的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表现出较高的抗性,但MDA(丙二醛)含量及EC(电导率)降低,说明太阳辐射减弱未使作物膜系统受到明显伤害;在太阳辐射减弱条件下,冬小麦光合色素的含量增加较明显,但w(Chla)/w(Chlb)下降,对太阳辐射中偏向短波部分波段的吸收能力增强. 综上所述,在太阳辐射减弱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通过提高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避免细胞膜系统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同时提高w(Chlb)以增强光能的利用能力. 尽管如此,由于太阳辐射能量的不足,作物的Pn仍持续下降,且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   相似文献   
70.
为了分析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DCP)的热稳定性和热安全性,利用C80微量量热仪对DCP在空气中的热分解及稳定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对DCP热分解的影响规律,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软件计算得到DCP热分解的活化能及指前因子、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和不同包装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结果表明:随升温速率增加,DCP的起始放热温度和最大放热温度升高;并由Friedman法得到不同转化率下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的关系,计算得到DCP热分解的活化能范围为50~130 kJ/mol;TMRad为1 h、8 h、24 h、50 h和100 h时对应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05.33℃、84.38℃、74.38℃、68℃和62℃;DCP的储罐内径越大,其对应的自加速分解温度越低。在生产、制造、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应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发DCP的自分解放热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