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2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氧化型染发剂对沙蚕的毒性效应及对部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氧化型染发剂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usis Grube)的急性毒性效应及不同暴露浓度(0、40、80、160、320mg·L-1)和暴露时间(0、4、6、8、10d)下对其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暴露3d后氧化型染发剂对沙蚕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849.6mg·L-1;2)沙蚕体内AChE和SOD活性受到氧化型染发剂暴露浓度的显著影响:暴露3d后,随暴露浓度的升高(0~320mg·L-1),AChE和SOD活性均呈先被诱导后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3)沙蚕体内AChE和SOD活性也受到暴露时间的显著影响:40mg·L-1浓度下,随暴露时间的延长(0~10d),SOD活性呈先下降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AChE活性变化没有显著规律;4)通过比较发现,相对于AChE,SOD的活性变化更能反映氧化型染发剂对沙蚕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2.
十溴联苯醚(decabromodiphenyl ether,BDE-209)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的溴系阻燃剂,其环境风险引起很大关注。本实验以小鼠肾脏和脑组织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BDE-209的急性氧化损伤效应。BDE-209染毒终浓度设置为0,1,2,4和8μg·mL-1,采用NBT和TBA法分别测定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和MDA(malondialdehyde)含量。结果显示,随着BDE-209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肾脏和脑组织的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较高染毒浓度组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MDA含量逐渐上升,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染毒浓度组的MDA含量显著上升。以上结果说明,离体条件下BDE-209对小鼠肾脏和脑组织能够产生急性氧化应激,并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3.
铅胁迫对蟾蜍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采用腹腔注射法给Pb,研究了不同浓度(1~8mg/kg体重)Pb胁迫下蟾蜍肝、肾组织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浓度对抗氧化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1mg/kg Pb对蟾蜍的损伤较小,当Pb>2mg/kg时,蟾蜍肝、肾组织SOD、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当Pb>4mg/kg时,肝、肾CAT活性又降至对照组水平甚至被明显抑制;而肝、肾GSH-Px活性则随着Pb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b浓度为4,8mg/kg的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果还表明,蟾蜍肝、肾组织MDA含量随着Pb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肾在Pb浓度为8mg/kg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肝在Pb浓度为4,8mg/kg的染毒组显著高于对照(P<0.05).  相似文献   
54.
六氯苯对离体鱼肝线粒体抗氧化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差速离心法从鲫鱼肝脏中提取线粒体,用不同浓度(0,2,4,8,16,32mg/L)六氯苯对其体外染毒30min.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其同工酶谱,并检测线粒体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SOD和GSH-Px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活性表达均呈现出低浓度六氯苯作用下被激活,高浓度六氯苯作用下被抑制的变化趋势.在高浓度六氯苯(32mg/L)作用下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六氯苯的毒性作用可能为一种自由基机制,即低浓度的六氯苯导致线粒体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生成量少量增加,SOD和GSH-Px及其同工酶活性由于氧化应激的诱导被激活;随着六氯苯浓度增加,线粒体内ROS生成量大量增加,并破坏了SOD和GSH-Px的抗氧化活性,导致其活力下降或丧失,自由基含量增加,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加剧.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久效磷对3种海洋微藻细胞内2种清除活性氧的关键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久效磷的胁迫下,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表现出下降的总变化趋势,而叉鞭金藻细胞的SOD活性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在整个胁迫过程中呈现出无规律性的变化.2随着久效磷胁迫时间的延长,3种微藻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逐渐下降,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性.这说明不同的藻种,久效磷对其细胞内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推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降低是微藻细胞内过量产生活性氧,进而引起藻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6.
本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大亚湾核电站Ⅰ、Ⅱ号机组运转前与后第1年、第2年附近地区动物体肝组织及红细胞中超氧物歧化酶(EC1.15.1.1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变化,结果发现Ⅰ、Ⅱ号机组运转后第1年与第2年,鱼类,细鳞(TheraponJarbua)红细胞与肝组织中SOD活性较运转前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略有下降,肝组织蛋白无明显变化,两栖类动物蟾蜍(Bufomelanostictus)红细胞SOD活性运转后亦明显升高(P<0.01),但肝组织中SOD活性呈现下降(P<0.05),血红蛋白及肝组织蛋白无明显性变化,本文对其变化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7.
本文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大亚湾核电站Ⅰ、Ⅱ号机组运转前与后第1年,第2年附近地区动物体肝组织及红细胞中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发现Ⅰ、Ⅱ号机组运转后第1年与第2年,鱼类,细鳞红细胞与肝组织中SOD活性较运转 前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略下下降,肝组织蛋白无明显变化。两栖类动物蟾蜍红细胞SOD活性运转 后亦明显同,但肝中SOD活性呈现下降,血红蛋白及肝组织的蛋白无明显性变化,本文对其变化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58.
为了探讨二氧化硫(SO2)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护.以SO2体内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分子比为3∶1)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Vc)单独或同时处理人血红细胞,并测定红细胞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结果表明,SO2体内衍生物单独处理后,CAT和SOD活性均显著甚至极显著降低,而LPO水平均极显著升高.Vc单独处理后,CAT及SOD活性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而LPO水平除Vc为0.05 mmol·L-1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极显著降低.0.1 mmol·L-1Vc和不同剂量SO2衍生物共同处理后,Vc使各组CAT、SOD活性均有升高,且Vc也降低了SO2衍生物引起的人血红细胞LPO水平.由此认为,SO2体内衍生物可以使人血红细胞中CAT和SOD的活性降低、LPO水平增高,Vc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双酚A对鲤鱼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庄惠生  杨光 《环境化学》2005,24(6):682-684
以8月龄至1年龄的鲤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双酚A(BPA)对鲤鱼(CommonCarp)的急性毒性和双酚A在1/2LD50,1/3LD50,1/4LD50,1/6LD50亚急性浓度下,对鲤鱼肝、肾、鳃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酚A24h,48h,96h的LC50值分别为4.46mg·l-1,4.30mg·l-1,4.25mg·l-1;亚急性毒性指标CAT和SOD对双酚A比较敏感,可作为双酚A污染环境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0.
不同海拔珠芽蓼抗氧化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多年生高山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的抗氧化系统进行了测试,以探讨高山植物对于高寒环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明显下降,chla/chlb增大,珠芽蓼叶和根细胞的膜脂过氧化均加剧,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受到明显影响,其中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海拔升高而活性降低,而均与根中的变化趋势相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强的趋势,且叶片中活性较根中变化明显,抗坏血酸(AsA)随海拔的升高,含量呈明显增加,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物酶的变化具有不一致性,这可能表明两种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特别是高含量的抗坏血酸,可能在高山植物适应高寒环境的胁迫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图5表1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