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955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325篇
综合类   946篇
基础理论   91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12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伴随着环境问题复杂性日益凸显和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传统环境管理和决策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环境治理需要。推动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环境大数据技术是环境学科热门的技术研究领域之一,将促使我国环境管理逐渐向动态化、数字化、网络化和精细化转变。本文回顾了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历史阶段变化和新时期环境管理的需求,总结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环境大数据技术应用进展,从我国环境管理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需求出发,提出了环境大数据技术应用前景和主要功能,包括环境数据采集与挖掘、多源数据处理与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和环境管理决策与支撑等。大数据技术作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重要手段,将在我国环境管理和综合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2.
开展了不同温度条件(150~300℃)下大粒径(>2 cm)厨余垃圾水热碳化实验,研究了水热炭的理化性质、燃烧特性和关键元素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过低,厨余垃圾颗粒尺寸影响水热碳化效果;大粒径厨余垃圾碳化需更高的水热温度;水热温度250~300℃产生的水热炭具有高热值(24.48~26.9 MJ·kg-1)、高燃料比(0.44~0.56)、高含碳量(59.6%~65.6%)和低含灰量(8.51%~4.35%)的特点.随着水热温度提高,水热炭中碳含量升高、灰含量下降;水热炭的着火温度、燃烬温度、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VI、可燃性指数CI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CP均上升,提高了燃烧稳定性;同时水热炭中K、Na浓度降低,有利于降低水热炭燃烧结焦;N、S在水热炭中分布比例下降,这将减少水热炭燃烧的烟气污染物排放.因此,水热碳化能实现大粒径厨余垃圾的燃料化利用.  相似文献   
913.
李睿 《环境保护》2022,(10):28-31
“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环境治理的智慧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电力大数据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数据,在大气环境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控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控措施与监管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电力大数据在环保监管智能化与大气污染防控措施科学化应用中的技术特点,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相关领域应用电力大数据的情况,从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技术标准建设、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四方面,对电力大数据在大气污染精准防控领域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14.
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荷载会受到周围建筑群的影响,然而目前的规范中给出的风荷载并没有考虑此影响因素, 本文研究了周围建筑群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对大跨穹顶屋盖的风致干扰效应及其作用规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的雷诺时均方法定常计算屋面平均风压,其中采用指数率风速剖面定义平均风速,采用重组化群 k?ε 湍流模型模拟湍流特性,并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在数值风洞中建立大跨穹顶结构与干扰建筑群的组合模型,考虑五种建筑布置形式、四种建筑面积密度和 0°~360°风向角, 分析穹顶屋面各区域在典型风向下和最不利风向下的风压系数和干扰因子,研究不同的建筑布置形式和建筑面积密度引起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当来流上游和下游均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急剧缩减,当来流两侧有干扰建筑时屋面风压显著放大;考虑建筑布置形式,穹顶结构相对的两侧有干扰建筑是最不利布置形式,其中屋面的中心区域和紧邻干扰建筑的区域是干扰效应最剧烈的屋面区域,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干扰效应的程度与建筑面积密度成正比,屋面区域风压的“放大效应”和“缩减效应”均会随建筑面积密度的增大而加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大跨穹顶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15.
企业动态     
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安全文化六大原则》首次发布本刊讯12月9日,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召开第七届核设施运行管理经验交流会。会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安全文化六大原则》首次发布。这是原子能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践行"三新一高"和推动中核集团安全核心价值观落地的重要举措,是原子能院在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916.
《劳动保护》2022,(2):7-8
2022年1月5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917.
移动互联网+、5G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以及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为安全生产大数据统计分析、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因此,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的有效监测和预警,增强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支撑作用;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搜集、查阅、整理大量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安全隐患大数据分析的角度,通过对隐患类型、等级、治理状态等信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生成隐患数据综合报表、安全指数图、趋势图等,全面掌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动态、评估安全管理形势、探索隐患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建立一套客观、科学、严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源头治理,杜绝生产安全事故,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8.
919.
结构韧性性能的目标是:在极罕遇地震作用时,结构不发生严重破坏;地震结束后,结构能恢复预期状态,进而恢复建筑功能的性能。隔震是结构韧性性能实现的关键技术,然而,结构隔震层位移响应超过允许值,引发隔震支座破坏,导致其减震性能失效,成为制约该类结构韧性性能目标实现的关键难题。本文以结构层作为滑动面,主体结构整体或滑动面之间的部分结构作为滑动块,提出大位移摩擦摆新型结构,通过隔震层的不同位置以及数量,构建大位移摩擦摆底层和多层隔震结构体系。分别建立该统一分析模型、探明其减震机理证明其良好减震性能,实现韧性结构性能目标。开展结构设计实现和韧性性能评价研究,表明了主体结构、非结构构件和大位移摩擦摆(支座和结构层)等地震损伤和恢复能力。本研究为韧性结构发展提供了结构新体系和关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0.
近年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其危害性大,波及范围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群防群测工作积累,我国在地质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运用合成孔径雷达测量、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等多种新技术手段以提高全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精度的工作也在持续开展中。在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和经验指导。为了促进对该领域发展新导向的深入了解,介绍了大数据方法在地质灾害数据获取、存储、分析的几种关键技术,综述了迄今国内外学者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