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0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软岩保护层在深部低渗透强突出煤层群首采保护层选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阐述下保护层开采覆岩移动与采场裂隙演化及瓦斯运移关系的基础上,以芦岭矿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试验,研究软岩保护层开采后的卸压效果,并和不同层位的薄煤层开采卸压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厚相同的情况下,开采10煤保护层相对于软岩保护层,卸压程度弱,保护范围小,保护效果差。软岩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处于弯曲下沉带的下限范围。受采动影响,有大量的离层裂隙生成。考察期范围内上覆被保护层(8、9煤层)瓦斯抽采率达62.9%,表明软岩保护层开采能够对上覆被保护层(8、9煤层)起到显著的卸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其他矿区保护层开采选择提供参考,丰富国内保护层开采实践。  相似文献   
102.
以典型的单一溶腔盐岩地下储气库为例,采用ANSYS15.0建立了盐岩储气库计算模型,并通过ANSYS-FLAC3转换软 件将所建模型导入岩土通用计算软件FLAC3D中,最后通过FLAC3D模拟了七种不同埋藏深度情况下盐岩储气库溶腔的变形 情况。数值模拟结果为: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盐岩储气库位移近似呈直线增加,盐岩储气库应力同样近似线性增加; 溶腔中上部及溶腔直径最大处位移及应力最大,溶腔变形最大。根据模拟结果,推荐类似本文所建的盐岩储气库埋藏深 度应控制在800~1 000 m为宜,才能保证其运行过程中最大位移不高于1.19 m,最大应力不高于80 MPa。尽管通过 FLAC3D模拟的盐岩地下储气库溶腔形状过于单一,与实际盐岩地下储气库具有一定距离,但是不乏代表性,同样能够为 盐岩储气库运营期间的安全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利用FDS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装置应急响应保护层中设置水喷淋装置对原油储罐火灾事故后果严重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喷淋对原油储罐火灾热流量和温度的降低率达到30%左右,结合实例发现,水喷淋对火灾热量辐射范围的抑制和减小具有明显效果。该模拟弥补了传统装置应急响应保护层分析在事故后果严重度量化方面的不足,为油罐火灾事故防治及装置应急响应保护层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软岩大变形巷道支护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门峡铝土矿软岩巷道大变形难支护的问题,综合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软岩水理作用测试、现场测试等手段和方法,对该地区巷道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锚喷-砌碹相结合的互补支护技术。按照互补支护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此支护方式下巷道各部位围岩收敛变形控制良好,且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较之前明显提高。将新支护方案进行工程试验,巷道变形监测数据表明,支护后的巷道变形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混凝土喷层未出现裂缝,围岩变形速度迅速减小;锚喷10天后围岩变形基本稳定,此时进行二次砌碹支护效果最好,可以保证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05.
浅埋煤层综放开采因煤层埋藏浅、采出空间大,上覆岩层活动规律仍不清楚。以辛安矿14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建立相似模拟试验模型,研究放顶煤开采过程覆岩破断、沉降规律和覆岩应力演化及模拟液压支架受力等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辛安矿1402工作面放顶煤开采初次来压来压步距是73m、周期性来压步距是31.5m、垮落角是59°;支架工作阻力88%分布在5000~7000kN,且分布呈现正弦波形,分布合理;上覆岩层垮落后在采空区内可形成"应力拱"结构,拱脚的应力大,沉降量多,应力拱结构支撑上覆垮落岩层;老顶垮落后可形成铰接结构,形成铰接结构的岩层旋转的角度可以通过函数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106.
大型常压储罐在石油化工行业使用普遍,这类储罐一般采用平底结构,放置于黄砂垫层、细石沥青盖面的软基础上。储罐在长期使用中由于重力作用会使基础局部下陷,形成冷凝水局部聚集,造成底板与基础之间长期处于潮湿不通风的环境,形成罐底面点腐蚀,长期下来底板就会被腐蚀烂穿。若重新制作新罐代价高且周期长,而采用更换底板的办法,既缩短了周期又节约了资金,从而获得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除了构造运动外,岩浆活动也是造成名山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埋藏在地下深处的岩浆沿着断裂侵入到较浅的地壳中时,由于温度的下降和压力的减低,岩浆逐渐冷却结晶,形成侵入岩体;或者沿着裂隙喷溢到地表,即火山喷出的岩浆,冷凝成为熔岩,亦称喷出岩。  相似文献   
108.
为了研究国产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和普通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纤维混凝土对结构增韧和控裂的效果,分别采用材料试验和构件试验进行研究。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发现ECC的峰值荷载和峰值荷载对应的拉应变要远远大于普通混凝土、PVA纤维混凝土,而且ECC起裂以后,裂缝宽度较小,且发展较慢,控制较好;采用不同高度的ECC、PVA纤维混凝土作为钢筋混凝土梁底保护层,发现1/4h ECC对钢筋混凝土增韧的效果最好,且裂缝宽度为0.2mm时,1/4h ECC的承载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提高1.6倍,峰值荷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提高约12%;同时发现,在相同荷载作用下,采用ECC作为梁底保护层时,裂缝宽度比钢筋混凝土小,且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宽度的快速增长,间接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软、硬煤层瓦斯含量区域突出危险性效检指标临界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工程实际。建立软、硬煤样相关参数关系模型,对基于残余瓦斯含量的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煤质软煤和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别不大,但随着煤的变质程度降低,软、硬煤瓦斯吸附量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对存在软、硬分层的煤层,建议采用0.74MPa时软、硬煤瓦斯含量测值的小值(取整)作为煤层残余瓦斯量指标的临界值。此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符合矿井实际的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临界值,对降低防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随机因素的合理表征是边坡可靠性评估的关键。NORTA方法是一种利用多维正态随机向量变换实现具有任意分布类型和可行相关矩阵的多维随机数生成的快速算法。以秀茂坪岩质边坡稳定可靠性为例,采用NORTA方法生成具有指定概率信息(边缘分布和相关系数)的相关随机数,利用MC仿真估计典型工况下的岩坡失稳概率,并在这一过程中探讨NORTA-MCS方法的限制、仿真结果的随机性以及通过控制变异系数估算仿真样本个数的途径。结果表明:相比自然状态下的秀茂坪岩坡,忽略相关性的岩坡失稳概率增加显著;而且随着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间以及张力裂缝深度和充水程度间相关系数代数值的增大,秀茂坪岩坡的失稳概率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