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0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2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地下空间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出台多项措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总结概括了地下空间的几种类型,认为盐岩洞穴、废弃矿洞、废弃油井、枯竭油气层等地下空间经过技术改造,可以埋存CO2、固体垃圾、废弃核原料,储存油气,地热利用等,能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保护效益,可作为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措施。以山东地区为例,调研分析了山东多处地下空间利用现状,给出了地下空间的三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2.
73.
本文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某软基试验资料 ,运用有限层分析法对某断面沉降作出了理论预测与分析。经与实地观测数据对照 ,效果良好。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土体的应力应变过程。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带式输送的优点,在南方软岩多水煤矿难以推广的原因,改造DSJ-1000带式输送机尾部结构,设计SPJ吊挂带式输送机机型。  相似文献   
75.
从风险的角度开展化工安全管理与决策。基于能量转移论,综合运用化工工艺的热风险评估和保护层分析(LOPA)方法,在对各类典型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基础上,选择化工工艺过程中的绝热温升(ΔTad)表征反应器热爆炸的严重度,采用保护层分析得到的事故发生频率表征反应器热爆炸的发生可能性,构建了适用于反应器热爆炸的风险分析模型。在运用该模型对甲苯一段硝化间歇反应器的热爆炸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风险决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在单一煤体吸附瓦斯的基础上,选用某煤矿硬煤和软煤,按照不同的厚度比进行分层混合,模拟煤层中软分层。运用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对混合煤样中软分层的吸附性质及其存在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瓦斯吸附仪,对不同厚度比的混合煤样吸附瓦斯气体的等温吸附曲线、吸附常数a、b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得出了吸附量随压力的变化形态和吸附常数a、b随硬煤和软煤厚度比的变化形态。分析结果发现在软分层与其上覆硬煤层厚度近似相等时,发生突出的危险性最大,并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软分层的存在,煤层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可为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77.
针对在浅埋隧道下穿既有设施的施工过程中上覆层变形难以实现分布式监测这一问题,基于脉冲预泵浦光时域分析(PPP-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云南某浅埋隧道连续下穿二级公路和钢筋加工车间场地为例,提出分布式光纤的布设方案,对隧道上覆层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分析上覆层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上覆层中光纤应变的时空演化过程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掌子面推进过程、初衬支护作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掌子面前方和后方上覆层分别处于拉应力和压应力控制区,掌子面的位置对应着拉—压应变过渡带。同时,将分布式光纤和地表水准仪沉降监测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测得沉降结果趋势一致,验证了分布式光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上覆岩土体纵向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分布式光纤监测由于能够获取覆岩的整体变形时空演化特征,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8.
为适时、有效地控制炼化过程系统风险,以模糊Petri网(FPN)为基础,针对炼化系统动态退化性和系统中保护层对风险转移的干预性,建立考虑保护层响应的炼化过程系统风险动态转移模型。描述基于FPN的保护层作用动态机制,分析炼化系统在保护层干预下,从非正常干扰触发开始至炼化系统退化过程的风险变化趋势。最后通过正己烷缓冲罐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缓冲罐在开始运行的30 000 h内,系统风险等级呈阶段性变化,在工作的前16 800 h,风险为Ⅰ级;第16 800~27 600 h,风险为Ⅱ级;第27 600~30 000 h,风险为Ⅲ级。  相似文献   
79.
80.
为对急倾斜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保护层开采多参数同时变化时的保护效果变化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将被保护层膨胀变形曲线的形态参数作为保护效果考察指标,基于可旋转CCD试验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建立了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的响应面模型,得到了不同保护效果指标受多个保护层开采参数变异影响的敏感度。通过对急倾斜上保护层开采实例进行敏感度分析得到:范围相关保护效果指标受保护层开采参数变异影响的敏感度最高,位置相关保护效果指标敏感度次之,卸压程度相关保护效果指标敏感度最小。范围相关保护效果指标中,上部卸压角受侧压系数变异影响最敏感,敏感度为1.70;下部卸压角受层间距变异影响最敏感,敏感度为1.02;倾向保护范围长度受层间距变异影响最敏感,敏感度为-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