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安全科学   325篇
废物处理   111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767篇
基础理论   133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核桃壳炭化料为原料,Ni2O3、Co2O3和CuO分别为改性组分,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柱状活性炭,并用模拟烟气在多路固定床微反应器上进行脱硫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金属改性的活性炭均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对Ni改性的及Cu改性的活性炭而言,最佳改性比例为2%,其穿透硫容分别为150.3 mg/g和175.0 mg/g,比未进行金属改性的空白活性炭(AC-0)分别提高了15.4%和34.6%;而Co的最佳改性比例为5%,其对应的穿透硫容为160.5 mg/g,比AC-0提高了23.1%。在相同改性比例2%下,以Ni、Co和Cu此3种单金属改性的活性炭脱硫性能的优劣顺序依次为:AC-Cu>AC-Ni>AC-Co,最大的穿透硫容和时间分别达到了175.0 mg/g和21.6 h。综合脱硫效率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以Cu作为改性金属、CuO作为改性剂改性核桃壳活性炭脱硫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2.
缺水重污染河流可溶性金属Pb水质基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河陕西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SEPA制定的淡水可溶性金属基准计算参数与公式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渭河陕西段中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特性的可溶性金属铅(Pb)的水质基准(WQC)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可将0.0113mg/L作为渭河陕西段淡水可溶性金属Pb的基准推荐值,该基准推荐值可对渭河陕西段中可溶性金属Pb的地方水质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技术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根据金佳煤矿+1810运输石门煤层段变形破坏实际情况,提出联合支护方案,对“三软”煤层岔口段进行可靠支护,从支得住入手,综合长期效益考量,为回采巷道开口及岔口支护寻求技术支持,通过对技术参数及施工工艺的选择,确立了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经过+1873运输石门岔口支护方案实际应用表明,联合支护能保持岔口的稳定性,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金属Pd(Ⅱ)硅烷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共聚,合成出有序介孔有机金属Pd(Ⅱ)催化剂,通过FTIR、NMR、XRD、T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水介质Barbier反应中,该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当,且能够重复使用,有望在绿色化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和香味添加剂中的吐纳麝香(6-乙酰基-1,1,2,4,4,7-六甲基四氢萘,AHTN)是一种新型污染物,重金属镉(Cd2+)是土壤中常见的污染物,两者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存在联合暴露的可能。实验以赤子爱胜蚓为受试生物,通过24h暴露滤纸染毒实验测试了AHTN单一,Cd2+单一,以及AHTN与Cd2+联合暴露条件下蚯蚓体内谷胱甘肽(GSH)和金属硫蛋白(MT)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Cd2+单一暴露时,GSH与MT随Cd剂量增加有明显上升趋势;AHTN单一暴露时,随着AHTN剂量增加,GSH与MT同步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联合暴露情况下,AHTN在高剂量下对MT与GSH同样产生了抑制作用,使Cd2+对MT的诱导未达到Cd2+单一染毒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6.
为探索矿山水系统中因采矿活动引起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对不同污染水平生境的响应,以中国安徽铜陵狮子山矿区水系统(采矿区废水、堆矿区渗流水、选矿区废水、矿山渗透水和生活池塘水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体的理化性质及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并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对不同类型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丰度及结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矿山废水污染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体pH在采矿区(MW1、 MW2)、堆矿区(HW)和选矿区(DW)呈强酸性,矿山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于采矿活动.不同功能类型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其中重金属污染最重的DW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比其他4个区域弱.高通量测序得到门水平上15门细菌和3门古菌,其中优势细菌群为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 Nitrospirae和OD1,优势古菌为Euryarchaeota.PCoA分析表明相似的水体类型的样本聚类相似.相关性热图和典型相关分析(CCA)得到该区域矿山废水中的微生物群落主要受到了pH、电导率(EC)、 SO4...  相似文献   
997.
进行w(SOM)空间预测研究,对掌握区域w(SOM)空间分布现状、实施精准农业以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辅助变量,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对应w(SOM)的概率分布作为“软数据”,采用BME(贝叶斯最大熵)方法对我国东北黑土丘陵区海沟河小流域表层w(SOM)的分布情况进行空间预测,并与以w(TN)和土地利用类型为辅助变量的CK(协同克里格)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我国东北黑土丘陵区海沟河小流域表层w(SOM)平均值为24.04 g/kg,空间变异程度为中等.w(SOM)与w(T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w(SOM)差异明显,w(TN)与土地利用类型能够用来辅助w(SOM)的空间分布插值.相较于CK方法,BME方法能更好地利用“软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使对w(SOM)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有所降低,精度大幅提高,空间插值效果明显优于CK方法.研究显示,研究区w(SOM)以阶梯状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分布,在南北方向上变化不大,空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BME方法利用“软数据”插值后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w(SOM)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8.
电催化CO2还原转变成合成气是一种有前途的解决CO2污染的方法.本工作在合成钴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67的过程中引入Ag+,通过调控Co/Ag物质的量的比和煅烧温度合成一系列的CoAg共负载的氮碳材料(CoAg(a:b)-N-C),并进行电催化还原CO2的性能研究.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测试表明,金属Co和Ag主要以单质的形式负载在碳基质上,部分以金属氮键(M-N)的形式存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部分金属单质被碳材料包裹,从而有效防止金属颗粒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团聚.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表明CoAg(a:b)-N-C呈现出高于Co负载氮碳材料(Co-N-C)的电催化还原CO2的活性,其中CoAg(1∶1)-N-C-900在-0.53 V(vs.RHE)下产物CO的法拉第效率(FE)为45%,H2的FE为26%,此时CO/H2比例也达到1.73;产物的FE表明Co/Ag物质的量的比、煅烧...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种水热性能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UiO-66,并系统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盐的高效捕获性能.通过表征手段证实,合成的UiO-66具有良好的晶型结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且稳定性良好. UiO-66吸附磷酸盐的过程受pH影响明显,最佳吸附pH值介于5.5—7.0. 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拟合更好,饱和吸附量可达43.066 mg·g-1,且由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主要依靠羟基的配体交换作用,因此温度影响不大.与商用阴离子吸附剂D201相比,高浓度背景离子的加入对UiO-66吸附过程无明显影响,表明UiO-66对磷酸盐具有优异的吸附选择性和高效捕获性能.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UiO-66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经过6次循环吸附-脱附,UiO-66仍能有效去除水中磷酸盐,并可通过DMF溶液超声解吸实现有效再生.结果表明,UiO-66作为一种新兴的吸附剂有望实现磷酸盐在水中的深度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organic substances, PTOS)因具有毒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其在水环境介质中含量低、可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迁移转化能力强等特点为其高效分离去除和快速的痕量分析检测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用于水中PTOS的高效分离去除、建立其快速的痕量分析检测方法对于水环境保护、再生水安全利用以及PTOS的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吸附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MOFs)由于其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易调控的孔径,大量的活性位点、可功能化以及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等优点,在吸附去除和分析检测环境中PTOS表现出优异性能.本文综述了MOFs、功能化MOFs以及MOFs衍生物材料在水溶液中吸附去除PTOS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归纳总结相应的吸附机理,特别对如何通过功能化手段来提高MOFs材料对PTOS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讨论.同时,本文还对基于吸附的荧光传感方法检测PTOS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M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