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606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正>管理:强调独立监督和公众知情从拿破仑时代起,法国人就建立起独立监督和保证公民权利的诉求。在核能安全保护方面,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2006年,为确保核安全监督的有效性,法国通过修订法律,设置独立的国家核能安全局(ASN)。该局直接由总统和议会独立任命的5人委员会领导,分别对法国11个大区实施核安全监督,并向每个核电厂派遣劳动监察员,对健康和安全法规的合理实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52.
沈蒙  薛成瑞 《中国安防》2014,(20):108-112
正背景介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各种放射性的辐射(也叫本底辐射),天然的放射性物质广泛的分布于整个环境中,就连我们的身体内,也存在着14C,40K之类的放射性核素。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在此类辐射的背景下不断进化而来的。天然辐射包括宇宙射线,来自地球本身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α、β、γ射线,空气中的氡及其衰变产物,以及包含在食物及饮料中的各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核素。人工辐射包括医用X射线、来自大气核武器实验的放射性尘埃、由核工业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各种用途的人工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等。  相似文献   
853.
电脑辐射对人体有什么害处?电脑所散发出的辐射电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依国际MPR Ⅱ防辐射安全规定:在50cm距离内必须小于等于25V/m的辐射暴露量。  相似文献   
854.
加强核与辐射安全领域认证认可工作是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核安全依法监管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保障。本文论述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认证认可工作的必要性,论证了加强该工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加强核与辐射安全认证认可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55.
856.
利用ISCCP资料和我国实际的辐射观测资料,着重讨论了云对短波辐射的吸收、云放射的长波辐射及云的净辐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的辐射强迫引起的加热率和降温率,给出其全国分布图。   相似文献   
857.
本文采用2450MHz低功率微波辐射离体人红细胞,从分子水平研究微波对红细胞膜的影响。选择功率密度为0mW/cm2,5mW/cm2,10mW/cm2,辐射时间为30min,结果显示,10mW/cm2的微波对离体人红细胞有较为明显的损失。表现为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升高,膜脂流动性下降,膜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但红细胞溶血度未增加,红细胞膜SOD、红细胞膜AchE活性和膜蛋白组份的百分含量也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58.
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特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语言实现过程,并将特征分析法、传统布点法,以及BP人工神经网络法对同一地区辐射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核素含量均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特征分析法优选出的采样点位,其核素含量均值对传统布点法的相对偏差均为负值,且<10%,即便与BP法相比,也不失其优越性,表明用特征分析法监测一个地区环境辐射平均水平的优化布点是十分理想的.  相似文献   
859.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很大影响。为探究天津市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5—2020年四期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计算城市热岛比例指数,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城市热环境发展和布局,利用地表温度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城市地物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响应关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高程、绿地、建筑用地和水体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天津市热岛足迹沿主干道由市内六区向环城四区发展,天津城市热环境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标准差椭圆分析可知,城市热岛呈现发展主轴维持在东北—西南方向,整体空间格局呈现放射状分布;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用地面积占比逐年增加,水体面积占比逐年降低,各类型地物平均温度排序为:建筑用地>绿地>水体;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NDBI和NDVI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NDVI和MNDWI对LST交互作用最强,是城市热环境驱动作用最强的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860.
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气溶胶污染与紫外辐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彬 《环境科学》1994,15(2):41-44
对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和气溶胶污染对紫外辐射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臭氧总量减少1%-30%时,UV-B对DNA危害效应的辐射放大因子(RAF)从2.3增加到4.2。城区和乡村环境的气溶胶污染使UV-B日辐射总量分别降低45%和10%。如是仅考虑臭氧总量的变化,1980-1989年间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1.4%,当考虑气溶胶因素的变化后,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0.7%,这与实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