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36篇
综合类   606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8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很大影响。为探究天津市城市热环境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5—2020年四期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地表温度,计算城市热岛比例指数,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城市热环境发展和布局,利用地表温度并结合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城市地物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响应关系,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高程、绿地、建筑用地和水体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天津市热岛足迹沿主干道由市内六区向环城四区发展,天津城市热环境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由标准差椭圆分析可知,城市热岛呈现发展主轴维持在东北—西南方向,整体空间格局呈现放射状分布;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筑用地面积占比逐年增加,水体面积占比逐年降低,各类型地物平均温度排序为:建筑用地>绿地>水体;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NDBI和NDVI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子,NDVI和MNDWI对LST交互作用最强,是城市热环境驱动作用最强的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882.
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气溶胶污染与紫外辐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彬 《环境科学》1994,15(2):41-44
对北京地区臭氧层损耗和气溶胶污染对紫外辐射量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臭氧总量减少1%-30%时,UV-B对DNA危害效应的辐射放大因子(RAF)从2.3增加到4.2。城区和乡村环境的气溶胶污染使UV-B日辐射总量分别降低45%和10%。如是仅考虑臭氧总量的变化,1980-1989年间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1.4%,当考虑气溶胶因素的变化后,UV-B辐射量年变化率为-0.7%,这与实际观  相似文献   
883.
兰州城市污染大气温度层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兰州市区和郊区大气温度廓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城市热岛效应使低层大气中上部(200—600m)增温大于郊区,200m以下因污染物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温小于郊区。用白天兰州低层大气中部的增温和大气混浊度资料做相关统计,证实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84.
本文用高灵敏度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测量了西安地区居民室内环境辐射水平,并估算了居民受照剂量,结果表明,西安居民室内γ辐射水平为9.10×10~(-8)Gy·h~(-1),宇宙辐射电离成分的贡献为2.82×10~(-8)Gy·h~(-1),室内γ辐射致西安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和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374 μSv和1.36×10~3Man·Sv。  相似文献   
885.
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0  
近地面层臭氧(O3)研究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随着汽车尾气排放NOx和碳氢化合物的增加,在日光照射等条件下导致低层大气中O3浓度明显增高,面临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威胁,开展环境空气中O3监测与分析对防治大气污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2003年6个月的臭氧(O3)自动连续监测数据,对山东大学校园内O3浓度的频率分布、日变化、月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O3小时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频率为96.88%;O3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在下午浓度较高,上午和夜晚较低;O3浓度的最高值出现在6月份,这与辐射强烈,温度高有关;天气条件也影响O3浓度,一般晴天时O3浓度高,多云、阴雨天气O3浓度低.  相似文献   
886.
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吸收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北京紫外辐射(UV)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具有吸收作用.计算了1990年12个月实际天气比晴天UV能量的减少值在64~109 W/m2之间,这一减少受臭氧、"水汽"、气溶胶等因子的衰减分别为39.1~66.3,21.5~36.5,3.2~5.5 W/m2(12月除外),12个月的平均值分别为48.3,26.6,4.0 W/m2.计算结果表明,云天大气对UV能量有衰减,其衰减能量中有26.6 W/m2是"水汽的作用",即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对UV能量吸收所造成的,此计算值同国外观测与模式的研究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现有模式中还没有考虑这一部分能量,所以造成模式结果与观测结果间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7.
垂直壁面火蔓延速率的实验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垂直壁面火蔓延过程受材料本身的热物理性质以及外加辐射等复杂因素条件的影响很大,论文研究建立了可测量不同材料存在外加辐射条件下的垂直方向火蔓延实验台,来研究典型可燃物的垂直方向火蔓延特性,观察不同材料之间火蔓延行为的不同,同时测定可燃物的火焰到达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到相应的火焰蔓延速率。同时考虑外辐射情况下对不同材料垂直方向火蔓延过程的影响,实验数据可为进一步的模拟研究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8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对居室进行美化装修既成一种时尚。然而由安装(选用劣质材料)而引发的居室辐射水平超标,特别是氡辐射超标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使人们对辐射环境有一基本认识和了解,作者根据多年从事辐射环境监测的经验,对环境空气中氡的性质、来源、辐射水平、危害及室内氡浓度控制措施作一简单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889.
微波辐射预处理对污泥结构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微波辐射用于污水污泥预处理,考察了辐射130s内污泥沉降、过滤脱水性能的变化,并通过粒度分布及污泥胞外聚合物含量变化探讨了相关机理,分析了微波辐射对污泥结构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波辐射可明显改善污泥结构及脱水性,900W微波辐射50s,SV减少48%,真空抽滤含水率由原泥直接抽滤的85%降为71%.污泥结构破坏是改善污泥脱水性的重要因素,胞外糖含量介于15.8~16.5mg/gMLSS时,污泥脱水性最佳.核酸能较好地指示微波辐射下污泥细胞壁开始破裂的时间,过量的微波辐射因破坏污泥的细胞壁结构、导致胞内物质大量溢出、污泥黏度增加,脱水性恶化.  相似文献   
890.
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但也使得我国面临的核与辐射安全风险日益加大,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介绍了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亟需利用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推动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现代化进程。基于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数据现状,提出了促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数据管理水平提升的几点措施,包括完善数据管理体制,提升数据管理技术,转变数据管理思维,树立数据共享意识等。此外,详细阐述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大数据建设策略,包括总体架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