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2篇 |
环保管理 | 38篇 |
综合类 | 176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1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辽宁省拥有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资源.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滨海湿地资源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开发影响.从辽宁滨海湿地资源禀赋与开发现状人手,分析了滨海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滨海湿地在沿海经济带开发中的重要功能与地位,并提出实现滨海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2.
辽宁中部地区灰霾天气气候环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的1961—2007年辽宁中部地区6个城市的地面常规气象资料以及2002—2007年的东亚地面和高空天气形势资料,2005—2007污染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辽宁中部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对灰霾天气形成的有利形势与不利的地面天气形势,对比颗粒物资料与实况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常见的天气形势。结果表明:由于特殊的环境特征与气象条件,灰霾易发时期为秋冬春季节。不利于大气扩散易形成灰霾天气的地面天气形势可分为高压类、低压类、均压类。蒙古高压、东北地形槽以及长白山小高压等局地不利的天气形式对灰霾天气产生有重要影响。常见灰霾天气形势为冷高压型、占65%左右,低压槽型、占13.5%,冷锋过境型,冷锋前部型以及长白山小高压等。 相似文献
143.
近60 a北方沿海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一直被认为是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最佳区域之一。以辽宁沿海城市为例,利用1951-2010年气候资料,在分析区域气候变化特征的背景下,选用人体舒适度评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近60 a来,该地区气候变化基本特征呈明显的升温趋势,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则为下降趋势,各气象要素在1960-1980年时段分别发生明显的突变;②一年中的4-10月属于感觉舒适状态,其中6-9月为最舒适月份,大连市是辽宁沿海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最好的城市;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辽宁沿海城市气候舒适性的主要因素,R/S分析预测表明未来气温将继续升高,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及风速将延续现有的减少趋势,人体舒适度指数将继续升高,四季气候舒适性将发生改变。鉴于城市发展、气候变化和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未来应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并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在分析辽宁省已有的岩溶塌陷灾害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可溶性岩石,复杂的断裂构造,一定厚度的覆盖层是产生岩溶塌陷的必备条件,过量抽取地下水,降雨和地震是诱发因素,文章最后对可能发生这类灾害的危险区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5.
黄理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4):498-498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暨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于2007年8月15~18日在辽宁省兴城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孙钧、王思敬、钱七虎、周丰峻、顾金才、林俊德六位院士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6.
Contribution of additives Cu to its accumulation in pig feces: study in Beijing and Fuxin of China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Massive amounts of pig manure are produced by intensive pig farm in China,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ig manure has changed much due to the use of feed additiv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xact Cu (copper) feed as additives or present as contaminants in pig feed and the residues in fece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even feeds and one hundred and forty-two fecal samples from 48 pig farms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 and Fuxin cities in 1999 and 2005,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were in the range of 6.86-395.19 mg/kg in the feed samples, and the mean values were in the order of weaner〉 grower-finisher〉 sow's feeds.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ver EU recommendations implied that excessive levels of Cu are fed on many pig farms in Beijing and Fuxin. Cu was also present in high concentrations in feces, and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ly variable. Cu concentrations in the feces from grower-finisher and weaner pig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feces of sows. The super-intensive and small-scale farms had higher levels of Cu in feces than the middle farms. Cu concentrations in pig feces were approximately 5-times greater than in pig feeds. Feed management in grower-finisher pigs on super-intensive and small-scale pig farms is needed to reduce high Cu concentrations in feces and risks to soil contamination while feces are land-applied. 相似文献
147.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4,(3)
正背景1998年6月,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欧洲联盟委员会签署了《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财务协议》,决定由欧盟和辽宁省政府共同建立清洁生产周转金,通过向辽宁省境内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项目投资,促进清洁生产在辽宁省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8.
干旱对辽宁省玉米产量影响及风险区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辽宁省14个市1967-2006年降水量逐月数据和玉米产量数据为基础,应用滑动直线平均法、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各地区玉米因旱减产程度及风险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干旱对产量的制约程度不同,据此划分为两类地区:A类地区干旱是玉米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B类地区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明显。根据A类地区确定因旱减产指标:当降水负距平分别为20%、20%~40%、40%~60%时对应的玉米减产率分别为5%、5%~11%、11%~17%。综合产量波动、减产强度、抗旱能力三要素进行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辽宁省因旱减产风险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9.
150.
以辽中县水文站为辽宁省典型城郊地区大气背景站点,针对大气污染物,ρ(PM2.5)和气象因子等进行了1年(2007年2月—2008年1月)的连续观测.研究了各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日、季节变化以及来源特征.φ(O3),φ(CO),φ(SO2),φ(NO),φ(NO2),φ(NOx*),φ(NH3)和ρ(PM2.5)平均值分别为19.9×10-9,0.85×10-6,9.7×10-9,8.8×10-9,14.5×10-9,23.2×10-9,29.8×10-9和66.6 μg/m3. 除SO2外,各污染物浓度水平均优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φ(O3)在日间达到最大值,一次污染物呈现双峰分布.从季节变化来看,φ(O3)在夏季最高,春季最低.一次污染物如CO,SO2,NO以及PM2.5的浓度均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地面监测的φ(O3)和OMI卫星反演的NO2 柱浓度的变换趋势相同,但地面观测的φ(O3)在春季明显低于柱浓度.后推气流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在φ(O3)较高的夏、秋季,从东北地区和渤海湾起源的气流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