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56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82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引导企业节能的政策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既是能源和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企业节能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我国企业节能管理和节能市场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节能工作进展缓慢,企业的节能成本远远大于所能获得的收益,因此缺乏主动节能动力,如何选择并建立有效引导企业节能的政策模式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现有节能政策。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进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然后,依据当前企业整体的节能管理状态以及节能市场的发展程度。构建出有效引导企业节能的政策选择模型.进而为政府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建议,以推动中国节能战略的实施,促进节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2.
《环境教育》2005,(2):32-33
~~"金蝉脱壳"全过程  相似文献   
53.
为更加准确且全面地对非正常条件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风险进行评价,提出基于博弈论与可拓学的人因风险评价模型。在工作人员认知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行为模型,考虑到人因风险指标数据的特性,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将由AHP法得出的主观权重与由熵值法得到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克服了单一赋权法的不足;引用可拓学原理,建立多级可拓评价模型,修正了风险评价的偏差,使人因风险评价更加准确。实例计算表明:此方法运用到铁路非正常条件下接发列车作业人因风险评价是有效的,且可为科学制订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人员疏散拥堵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的角度,应用博弈论中经典的"公共地悲剧"理论,分析疏散出口、安全通道等没有排他性所有权的稀缺性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博弈数学模型,揭示在理性的疏散人员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和没有有效约束与管制的前提条件下,疏散出口等公共资源会被过度使用的现象,即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公共地悲剧"——人员拥堵,并在所提出的博弈模型基础上,从设计与管理的角度,给出一些解决拥堵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5.
转基因植物的大量释放在给人类带来希望和益处的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就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转基因植物对植物、动物、病毒、尘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等方面影响的研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56.
Hsf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防御应答机制.基于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藜麦Hsf家族成员进行序列特征、进化和多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在藜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31个Hsf转录因子,主要分布在7号染色体.系统进化树将藜麦31个Hsf成员划分到A1-A9、B1-B5和C组中;但藜...  相似文献   
57.
物种灭绝,本是进化过程中不足为奇的一种现象,如曾经的地球霸主——恐龙,如今只剩一堆石骨,记录它们鼎盛和衰亡。但是,自从人类统治地球,目空一切地参与自然的事务,促使物种消失的时间大大提前,这种现象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尤为突出。在第38个地球日,让我们共同缅怀那些曾经和人类一起生活,却陆续悄然离我们远去的和那些即将离我们而去的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58.
安全是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责任、一种学问。安全,属于人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当人们处于安全状态时,就如同生活在空气中,不大感到空气的重要。但当它的存在受到威胁时,就会觉得安全像空气一样,是最可宝贵的。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乱世",就是没有了安全保障。安全是伴随于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古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中国古人实践和总结出的许多安全思想、安全方略、安全理念,持久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我们做好现今的安全工作,仍然具有强烈的警示与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与实践。  相似文献   
59.
李锦锦  杨海东 《环境工程》2022,40(6):70-76+115
预测模型是有效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前提与基础。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识别方法。首先从反问题与贝叶斯估计的视角构建突发水污染事件预测模型;然后在Metropolis-Hastings抽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混沌理论、粒子群算法、微分进化算法等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新的参数识别方法,即IPSO-DE-MH算法;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所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新方法能较好地识别模型参数,为突发事件应急预测模型的快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0.
针对我国氮氧化物减排的严峻形势,文章借鉴瑞典氮氧化物减排的税收返还制度,运用进化博弈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政府与企业关于氮氧化物减排的进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求解分析。结果表明:策略(减排,税收返还制度)和策略(减排,标准减排制度)都可以是稳定均衡策略,即无论政府采取税收返还制度还是标准减排制度,只要对惩罚系数、税率等参数进行调整都能迫使企业进行氮氧化物减排。但通过模拟可知税收返还制度对企业的激励作用更大,可以促使企业长期持续的进行氮氧化物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